编者按:为纪念冀鲁边区抗日根据地创建85周年,进一步扩大冀鲁边区抗日根据地知名度和影响力,德州日报开设“走进冀鲁边”栏目,采取记者到有关县市区实地采风的方式,寻访承载历史记忆的红色遗址,讲好红色故事,记录红色历程。
5月23日,由市委党史研究院牵头组织的“走进冀鲁边”媒体采风活动来到沧州市东光县。采风活动组先后到东光县第一届抗日民主政府纪念馆、四柳林抗战纪念亭进行参观采访,了解东光人民奋起抗战、赢得胜利的过程。
走进东光县第一届抗日民主政府纪念馆,该县文史爱好者于增通讲解了东光县第一届抗日民主政府建立的情况。馆内《抗日民主政府的成立》《武装的建立》等8个板块,从多个角度介绍了东光县的抗战形势,记录了抗战时期发生在东光大地上的重大事件和涌现出的英雄人物。
1938年8月31日,东光县抗日民主政府在灯明寺镇东于庄宣告成立。石景芳任东光县抗日民主政府第一任县长。其中,三打灯明寺战斗是由“挺纵”司令员萧华指挥。1939年1月26日,东光日军联队到冀鲁边区东光县灯明寺修建据点。萧华率部队赶到灯明寺,趁夜袭击,日军还没清醒已伤亡过半,八路军首站告捷。几天后,联队长滕井再次带队占领灯明寺,萧华决定采取先由民兵进行骚扰,再派主力攻其不备的战术,二打灯明寺。战斗中,虽然歼敌过半,但剩余敌人拼命顽抗,萧华见敌人火力凶猛,便撤出战斗。滕井见八路军撤走,便令日军放火烧村,企图借八路军回村救火之机,背后偷袭。萧华看穿了滕井的诡计,决定将计就计,三打灯明寺。救火时派人埋伏在村外,前后夹击日军,不到一小时就把日军消灭大半,日伪军再也不敢到灯明寺修建据点了。
随后,采风活动组又到四柳林抗战纪念亭进行采访,并参观了四柳林战斗纪念馆。四柳林现属东光县大单镇,抗日战争时期隶属鬲津县(1940年设立,1943年1月撤销)三区,是冀鲁边区一地委、一专署机关活动的根据地。1942年6月18日,冀鲁边区一地委、一专署机关干部和警卫连干部战士,遭到3000多日伪军的“铁壁合围”。战斗从19日拂晓一直打到中午,因寡不敌众,冀鲁边区一地委书记杜子孚、一专署专员石景芳等共计300余名战士全部壮烈牺牲。为纪念四柳林抗战的红色历史,东光县委、县政府修建了四柳林抗战纪念亭。
近年来,东光县持续盘活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着力提升革命遗迹规模档次,将红色教育纳入党组织书记、驻训干部等培训学习中,推动红色文化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此外,东光县相继出版《红色堡垒》《东光县革命老区发展史》《百年丰碑》等作品,不断丰富史料。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通讯员|冯腾飞 编辑|杨鸣宇
审核|王贺 终审|杨德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