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正逐渐深入人心。健康体检也日益成为人们了解健康状态、发现疾病线索和健康隐患的手段。可拿到体检报告后,看着上面“结节”“钙化”“囊肿”等专业名词,不少市民因不了解而担忧。近日,记者采访了我市多家医院的相关科室医生,为市民解答体检报告中高频词的含义。
作为体检报告中常见的表述——结节,其实并不是疾病名称,而是一种影像学的描述性术语。最常见的是肺结节、乳腺结节和甲状腺结节,人体肝脏、肾脏、卵巢、子宫等脏器也可能有结节。
在常见的三类结节中,肺结节的检出率更高。德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胸外科医疗组长李广旭介绍,肺结节是指边界清楚、类圆形、影像学表现密度增高的阴影(直径≤3厘米),可单发或多发。很多人不了解肺结节,认为就是癌症。但肺结节并不一定是恶性肿瘤,也可能是其他不同种类疾病的表现,如结核球、炎性假瘤、肺瘤样增生,或者是一些良性肿瘤。
生活中形成肺结节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肺部受到外部创伤留下的瘢痕;肺部发炎时留下的阴影;空气中的雾霾、粉尘、二手烟也会诱发肺部结节。因此,即使发现肺部有结节也不要慌,更不要企图通过各类药物甚至“偏方”消除肺结节。
李广旭表示,首次胸部CT扫描筛出的肺结节,95%以上是良性的,8毫米以下可定期观察。但若有以下几种情况则需要引起警惕,并尽快就诊:患者是重度吸烟者或有石棉、放射性物质暴露史,年龄大于40岁或有肺癌家族史等;结节边缘不规则、分叶、毛刺、胸膜牵拉和小泡征、偏心厚壁空洞等;结节直径短期内快速增大;大于8毫米的实性结节、大于6毫米的混合磨玻璃结节。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唐志梅 通讯员|张月华 编辑|邢仁宇
审核|滕璐 终审|李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