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德同行”凝聚向善力量 | 德州全力打造巾帼志愿服务品牌

从理论政策宣讲现场到乡村振兴一线,从关爱留守儿童的四点半课堂到改善老人用餐质量的幸福食堂,从文明劝导的交通路口到宽心维权的微平台……哪里需要哪里就有巾帼志愿者忙碌的身影,她们以实际行动凝聚巾帼力量,弘扬志愿精神,添彩大爱之城。

一直以来,市妇联把巾帼志愿服务工作作为服务大局、服务基层、服务妇女儿童的有力抓手,不断健全组织建设、强化典型引领、建立长效机制,全面推进巾帼志愿服务实现精准化、品牌化、常态化。

凝聚她力量——
近5万名巾帼志愿者活跃城乡

我市关爱儿童公益助学暨“希望包裹”志愿服务项目启动,为德州市特殊教育学校困难家庭学生筹集2万元助学金、赠送20个“希望包裹”;庆云巾帼志愿者包了暖心馄饨,送给全县4个敬老院的212位老人;宁津组织慰问一线环卫工人,为他们送去手套、毛巾、围裙等爱心礼包……临近春节,全市巾帼志愿服务活动如火如荼。

“我们把每月8日定为巾帼志愿服务日,立足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助力基层社会治理,结合春节、‘三八’妇女节、‘六一’儿童节等重要节点组织活动,截至目前,全市建起3000余支巾帼志愿服务队伍,常态化活跃城乡献爱心。”市妇联主席刘芳介绍,为了促进巾帼志愿服务规范化、常态化发展,市妇联在建章立制、搭台组队等方面下足功夫。在全领域广泛招募志愿者,以女性典型、党员干部、妇联执委、最美家庭等为主导力量,凝聚了科技、文化、卫生、法律、教育等领域的女性人才,如今,已发展巾帼志愿者近5万人。其中,重点培训婚姻家庭辅导志愿者、爱心妈妈2000余人。

同时,将巾帼志愿服务作为妇女儿童家园、妇女之家、妇女微家等妇联阵地开展服务必选项,成立“与德同行”巾帼志愿服务联盟,积极吸纳了武城“爱心联盟”、庆云向阳花开义工服务团等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志愿者团队,服务包括凝心宣讲、爱心帮扶、顺心创业、安心护家、宽心维权、贴心便民六大类。

发力有方向——
志愿服务更贴心更精准

乐陵“红枣树”宣讲员讲述革命母亲常大娘带领全家英勇抗日、81岁终圆入党梦的事迹,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禹城“博士妈妈讲堂”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把家庭教育知识送到千家万户。

围绕聚焦思想引领送宣讲这一工作重点,市妇联选聘理论专家、道德模范、文艺骨干、百姓名嘴等近千名巾帼宣讲志愿者,通过故事分享、文艺展演等多种方式,让党的创新理论、文明新风等飞入寻常百姓家。去年以来,全市开展宣讲志愿服务2000余场次、覆盖妇女群众160余万人次。

同时,编创以“践行移风易俗 倡树文明新风”为主题的《新风正气歌》广场舞,制作视频和MV在全市推广,开展移风易俗小剧小戏进乡村100余场。

为提升巾帼志愿服务精准化,市妇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链接资源、搭建平台、对接资金、服务人才等,引导巾帼志愿服务融入经济发展、乡村振兴、绿色发展、应急救援等工作。“巾帼创新创业引航服务团”为妇女创业就业提供政策服务,16名“德姐”公益女主播推介巾帼好品,助力乡村振兴;巾帼志愿者捐树植树3万余株,助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实施“微心愿”巾帼志愿服务活动,围绕妇女儿童的急难愁盼问题,采取“点单+接单”的形式开展服务,发动6800余名爱心妈妈结对关爱困境儿童,近万名志愿者参与到“巾帼送暖”中来,为“春蕾女童”捐款280余万元。600余名婚调志愿者实施“幸福护航”婚姻家庭辅导行动;近800名义务红娘为2万余名青年提供婚恋服务。

突出典型引领——
全力打造特色品牌

1月6日,乐缝创意坊开展“传统手缝针技艺”非遗手工活动,负责人潘玉梅手把手传授居民手缝针技法。

“乐缝创意坊项目创建于2005年5月,成员由最初的四姐妹发展到30多人,再到如今的300多人,连续19年免费为居民缝补制作床单、被褥、靠垫、枕头等。”德城区丰华社区党委副书记王诗萌介绍,她们年纪小的60多岁,大的80多岁,在奉献中收获快乐。她们的善行义举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支持:市妇联给予1万多元资金,帮着购置布料、针线等;社区提供固定场地。与德州学院纺织服装学院、德州职业技术学院签订共建协议,开展缝补技巧沙龙、“一带一”缝补结对等活动;与10余家单位签订“乐缝爱心协议”,联合20余家社会组织组建“乐缝爱心联盟”,经常组织爱心义卖。至今,她们累计开展志愿服务3500余次,为群众免费缝制被褥2400多套、衣物上千套、环保布袋4万多件。先后获得“全国助残先进集体”“山东省优秀巾帼志愿服务组织”等称号。

我市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积极培树典型,形成挖掘、储备、培育、推广等一体化优秀典型成长发展链条。10年义务帮助300多个家庭团圆的中国好人谭英换、10多年救助70多名贫困孩子的爱心妈妈肖秀霞、9年来帮助700多对青年喜结连理的金缘红娘志愿服务团等一批优秀巾帼志愿者、团队不断涌现。

市妇联兼顾“大德之州”内涵与妇女群众优良美德,突出“德”字,全力创建“与德同行”巾帼志愿服务品牌。定期开展巾帼志愿服务展示交流活动,选取14个项目给予1000元至5000元不等的扶持。目前,全市涌现出巾帼志愿阳光站21个,形成了禹城“七彩阳光”、乐陵“红枣树”、夏津“津爱童行”、宁津“津善尽美”等富有地方特色的巾帼志愿服务品牌。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编辑 | 王秀青  通讯员 | 李娜
审核 | 王秀青 终审 | 杨德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