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暖阳,马颊河庆云段两岸生机勃勃。走进庆云经济开发区,一座座现代化园区拔地而起。园区内车辆穿梭,机器轰鸣,工人热情饱满、干劲十足。这里是庆云建设工业强县、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
连续2年跻身全国绿色发展、投资潜力、县域发展潜力3个“百强县”榜单;锂钠电新能源产业集群入选省级产业集群名单,实现历史突破;2024年,新增市场主体6816家,增长量居全市第三;全社会用电量、工业用电量分别增长14.4%和22.2%;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4%,3项指标增速均居全市第一。
庆云县农产品(食品)加工产业园鸟瞰
县城虽小,但成绩亮眼,庆云县是如何做到的?庆云县委书记刘涛给出了答案:“我们连续3年把干部作风和营商环境‘双提升’作为新春第一会,坚持干字当头、快干争先,培优软环境,厚植营商沃土,努力让营商环境‘软实力’挺起工业强县的‘硬脊梁’。”
数字赋能
政务服务有“智气”
“太快了!上午提交申请增加开票额度的材料,下午就通过了。”2月14日,见到山东火石电气设备有限公司负责人王东芹时,她正在部署开工计划,对新一年奋斗充满信心。
火石电气设备公司主要从事高低压配电柜、配电箱生产和销售。多年来,公司经营一直红红火火、顺顺利利,可春节前一件小事却让王东芹犯了难。
“马上过年了,需要给合作单位开具发票,回款后给工人发工资,让他们开开心心过大年。可是我们开票数额已到上限,开不出发票客户就付不了款,急得直上火。”王东芹回忆说,增加开票额度,跑部门、备材料、等审批……想想都发愁。庆云县的企业首席服务官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立即登录“庆松办”政企服务平台,帮企业提交材料,王东芹的发票额度当天便提了上来。
数字赋能,政务服务提质又提效。企业有困难,来回跑太麻烦。为此,庆云县深入推动政务服务数字化建设,由县营商办牵头,创新开发“庆松办”政企服务平台,推出小程序,采用“企业提报—营商办转办—部门处理—营商办审核反馈”机制,实现了“线上闭环办理”,构建起企业诉求全天候“即接即办”快速响应体系,打通服务企业最后1公里。
群众在“高效办成一件事”窗口办理业务
全市首张线上亲属关系证明、首张县级非税收入电子票据……近年来,庆云县数字化政务服务改革走在全市前列,多张电子票据、证明在庆云县率先开出。该县深入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集成改革和“无证明城市”建设,围绕企业、个人两个全生命周期“一件事”重点事项,打通部门间信息壁垒,设置“一件事”综合服务窗口,群众办理任何事项只需提交1次材料,后台便可多端获取,电子证照信息内部运转,实现了一件事“一网通办”。
不仅如此,庆云县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工作重点,针对政务服务中遇到的难题,连续3年共计确立了100个“一把手”营商环境项目,县直部门单位“一把手”亲自抓,限定完成时限,年底综合考评,全面提升政务效能。
作风更优
党员干部有“正气”
走进常家镇电力科技(新能源)产业园二期年产10万吨装配式建筑构件生产加工项目现场,只见道路畅通,场地平整,运送物料的车辆来回穿梭。“园区开工比预期至少提前了半年。”庆云县鸿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负责人李志刚说。
投入使用的常家镇电力科技(新能源)产业园
电力科技(新能源)产业园项目由庆云县鸿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投资10亿元建设,分两期完成,建成后预计年产值达4.5亿元。一期工程投产后,计划启动二期项目建设。当时项目场地上杂草、树木、杂物较多,不具备施工条件。为加快项目建设,乡镇干部带头行动,动员党员群众参与其中,除杂草、清杂物、平土地,推动项目早开工。“说了就办,定了就干,从不拖延。”李志刚如是点赞庆云县干部作风。
转作风、抓落实、促发展。“干字当头、快干争先”的工作作风体现了庆云县党员干部敢拼、敢闯、敢为人先的气势,展现了干部作风持续转变的奋进姿态。
高效推动落实,关键在人。庆云县连续3年把干部作风提升作为工作总抓手,制定干部作风建设实施方案,扎实开展“干部作风建设攻坚突破年”行动。组织开展“我是党员我践诺”“科长讲业务”“读书分享”等活动,进一步推动干部作风转变,提升党性修养、理论水平和履职能力。
庆云县委组织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宋雷介绍,作风提升始终聚焦项目建设、双招双引、优化营商环境、为群众办实事等工作重点,不断强化服务意识、创新意识和担当意识,提升“六种”能力。同时坚持在攻坚克难中识别干部,对在全县重点工作中勇于创新、敢于探索、善作善为的干部,优先提拔使用。今年,庆云县开展“模范机关建设提升年”行动,围绕“四聚焦四纠治”重点内容,推动机关切实扛牢“走在前、挑大梁”的使命担当。
当下,一系列支持改革者、鼓励创新者、宽容失误者、保护干事者的真招实招,在庆云县出台推广。改革创新、干事创业的氛围愈加浓厚,作风的软实力,正推动县域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法治护航
民营企业有“底气”
“准确判断经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规避风险,就是为企业创造效益。”日前,庆云县司法局联合市生态环境局庆云分局、县应急管理局及律师服务团走进庆云实达金属制品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指导活动,向企业负责人说案例、讲政策,护航企业健康发展。
为助力企业合规经营,庆云县推动实施“法治体检”活动,县司法局牵头,联合县总工会,整合律师、公证、法律援助、人民调解等法律服务资源,深入20余家企业开展“法治体检”,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建议,帮助企业自我调整完善。
“帮助企业找问题,解决问题,这样的执法有温度。”山东绿能环宇低碳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刘晓军表示,庆云县营商环境越来越好,“首次不罚、首次轻罚”拓展到了所有执法领域,感觉不是被管理,而是被服务,企业家的主人翁意识越来越强。
绿能环宇低碳科技有限公司工人组装电池包
规范执法检查,坚决纠治超越检查计划、多头检查、重复检查、随意执法等问题。据庆云县司法局党组书记孙宝峰介绍,庆云县编制并公示涉企行政检查事项清单、企业分级分类监管事项清单,推动差异化执法监督。同时,加强“德企行”执法检查智慧管理平台应用,行政执法部门按照操作流程使用平台开展日常入企检查、调研活动,发挥平台在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效率、增强执法公正透明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最大限度减轻企业迎检负担。执法情况定期报县纪委监委监督,确保执法单位规范执法,护航法治营商环境持续向好。自2023年底“德企行”执法检查智慧管理平台应用以来,全县入企执法检查895次,相比过去执法检查次数大幅下降。
坚定守好企业“青山”,当好企业“靠山”,共同积聚财源“金山”。“优环境就是促发展,保企业就是保民生。庆云县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放在首位,坚持无事不扰、随叫随到、服务周到、说到做到,让企业专心创业、安心经营、放心发展。”庆云县委副书记、县长吕德山如是说。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 | 张志宁 通讯员 | 马俊良 王凡存 刘立颖
审核 | 王贺 终审 | 杨德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