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齐鲁医院德州医院消化内科成功开展经皮内镜胃造瘘术(PEG),为一位高龄患者解决了长期以来的吞咽问题。
81岁的韩先生(化名)因为进行性的吞咽困难来到齐鲁医院德州医院就诊,消化内科副主任翟真真详细询问了病情并为其进行了细致检查。长期的进食障碍导致韩先生身体消瘦、体质差,目前处于严重的营养不良状态。CT报告显示,韩先生的食管狭窄明显,翟真真初步判断韩先生的病情与食管狭窄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进一步的胃镜检查中发现,韩先生的食管下段狭窄处仅有4mm,普通胃镜根本无法通过。面对这一棘手的情况,翟真真果断更换超细内镜内置活检钳加强支撑力,在团队成员的紧密协作下,终于通过了狭窄段,经检查发现食管狭窄段长约 5cm。
此时,如何为韩先生打开营养支持的通道,成为治疗过程中的关键所在。消化内科团队结合韩先生的年龄、体质以及相关因素进行综合评估,最终确定经皮内镜胃造瘘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gastrostomy,PEG)是最佳的选择,这项技术既能有效保障韩先生的营养供给,又能最大限度地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因传统治疗方式给高龄的韩先生带来痛苦和不便。在与韩先生及其家属充分沟通并征得同意后,决定用该技术实施微创手术。
手术当天,由医疗、护理、麻醉组成的团队密切配合,凭借着丰富的经验,通过超细内镜准确确定穿刺部位,继而进行穿刺,穿刺过程中精准控制着穿刺的角度和深度,成功穿刺后,迅速固定胃壁,进行置管。经过团队的密切配合与精准操作,仅仅20分钟,手术顺利完成。
术后,韩先生恢复良好,无任何并发症发生,尝试管饲情况良好。接下来,韩先生可通过管饲进行肠内营养治疗,将极大地改善其营养不良状态,为身体恢复提供充足的营养支持。
什么是经皮内镜胃造瘘术?
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 percutaneous endoscopic gastrostomy,PEG)是指在胃镜引导下,经腹壁皮肤放置胃造瘘管,进行肠内营养和胃肠减压的操作,因其提供肠内营养支持、尽量保留胃肠道的吸收和运动功能,且操作简便易行、并发症少、耐受性佳成为长期管饲肠内营养的首选方式。
它的优点有哪些?
相较于传统的外科胃造瘘术,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等显著优势。它通过胃镜直视下精准定位穿刺点,避免了对周围组织的损伤,同时降低了感染风险,为无法经口进食的患者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营养支持途径。
哪些患者需要做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G)?
• 对于存在进食障碍且胃肠道功能正常、需长期管饲的头颈部和食管恶性肿瘤患者行PEG;
• 对脑卒中、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和脑外伤等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
• 对癌性胃肠道梗阻患者,通过PEG行胃肠减压和引流;
• 对口服不耐受且需长期管饲的胰腺炎或克罗恩病患者;
• 对良性食管狭窄、气管-食管瘘、胃排空障碍、短肠综合征以及严重营养不良等其他疾病的患者。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通讯员|李梦娇 编辑|邢仁宇
审核|滕璐 终审|李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