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运河公园笼罩在薄雾中,数十位市民随着舒缓的音乐舒展肢体。领拳的方芳身着素白太极服,手腕翻转间带出绵长气韵。“起势、野马分鬃……”她清亮的指令声与运河潺潺水声交织,构成一幅动静相宜的城市晨练图。这位每天清晨义务教学的太极教练,还有着另一个身份——福彩37140001号投注站业主。
从“助力公益”到“点亮福彩“
穿过晨露未晞的公园小径,"彩友俱乐部"的鎏金招牌映入眼帘。在这处60平方米的复合空间里,左侧是整齐排列的投注终端,右侧则摆放着茶台、连排座椅和满墙活动照片。“这里不只是购彩站,更是邻里们的会客厅。”方芳擦拭着柜台上的公益宣传册,顺手又展示了最近公益活动的照片。自创新打造交流式站点以来,她已举办多场主题沙龙,架起了彩友间的知识共享桥梁。
每周三下午,站点都会变身“爱心发廊”。方芳手持推剪为刘玉兰老人打理银发,碎发簌簌落在印有福彩标识的围布上。“方丫头手巧心善,我这每月省下30块理发钱呢!”老人对镜端详新发型,眼角的笑纹聚成温暖涟漪。环卫工老张顶着新理的平头感慨:“方站长总说我们扮靓城市,她也用推剪扮靓我们。”站点搬迁时,丈夫刘先生曾担心客流流失。如今看着络绎不绝的老面孔,他边整理即开票边笑道:“彩友认的是她这份真心。”正如老彩友郑先生所言:“跟着小方买彩票就像找老邻居串门,她能把公益金去向讲得明明白白。”在方芳精心维护的客户群里,购彩记录与太极教学视频、义剪通知和谐共存,见证着这个特殊俱乐部的情感联结。从太极教学到爱心义剪,从彩友沙龙到公益宣传,方芳二十余年如一日的坚持,在福彩站点与社区街巷间,打出了一套服务民生的"组合拳"。
从“机缘巧合”到“一生坚守”
3月3日一早,清晨的阳光洒在德州市东风路胜利桥西的街道上,位于路北的1号福彩投注站早已开门迎客。站内整洁明亮,几张长椅上坐满了彩友,他们或低头研究号码,或热烈讨论着彩票走势。站主方芳穿梭其间,脸上挂着温暖的笑容,熟练地为彩友打票、解答疑问。2001年,25岁的方芳从一名商场职员转型为福彩站主,成为德州第一批福彩从业者。回忆起与福彩的结缘,方芳笑着说:“当时只是想创业,但发现福彩不仅能实现自我价值,还能为社会公益贡献力量,这让我觉得特别有意义。”起初,人们对彩票了解不多,方芳便主动承担起“宣传员”的角色,耐心向彩友讲解福彩的公益属性。她深知,只有让更多人了解福彩,才能让公益事业走得更远。凭借娴熟的业务知识和周到的服务,她的站点逐渐成为彩友们的“聚集地”。“诚信、热情、周到、贴心”,这是方芳经营站点的“四大法宝”。她每天早8点前到站,晚上10点后才回家,无论严寒酷暑,始终如一。她说:“既然选择了这份工作,再苦再累也得踏踏实实做好。”正是这份坚持,让她的站点销量逐年攀升,并多次被评为“明星销售站”和“优秀投注站”。
从“服务至上”到“彩友信赖”
走进方芳的福彩投注站,映入眼帘的是宽敞明亮的空间和井然有序的陈设。两面墙上挂满了双色球、3D等游戏的走势图,几张长椅整齐排列,彩友们围坐在一起,热烈讨论着彩票号码。这是方芳精心打造的店面,也是彩友们心中的“福地”。
“从二十多岁就开始卖彩票,现在都24个年头了,我这大好的青春都献给咱福彩事业了。”方芳感慨道。每天一早,彩友们相拥入店,与她简单打过招呼后,便投入到“选号大战”中。方芳则忙碌地为彩友打票、解答疑问,脸上始终挂着温暖的笑容。家住附近的李先生是站点的常客,他对方芳的服务赞不绝口:“她业务熟练,打票又快又准,最关键的是服务周到,让人感觉很贴心。”方芳说:“彩友就是我的朋友,只有真诚相待,才能赢得他们的信任。”24年坚守,方芳将青春奉献给了福彩事业。她用真情服务彩友,用行动践行公益,谱写了属于自己的福彩篇章。她的故事,是福彩事业中无数默默奉献者的缩影,也是公益精神的生动诠释。正如她所说:“福彩不仅是我的工作,更是我的责任和使命。我希望相伴福彩一生,为公益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尹晓燕 来源|德州福彩
审核|冯光华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