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医院德州医院:精技术强协作,推动心血管专科“提档升级”,打造省级优势学科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老龄化到来,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病情也更加复杂……”在齐鲁医院德州医院微创介入中心,心血管内科执行主任董宏伟提到,心血管专业医生需要掌握优质前沿的诊疗技术和精准的识别处置能力,才能在关键时刻抢抓时机,挽救患者于危急。

突发心梗,胸痛中心“生死时速”救回老人

不久前,齐鲁医院德州医院门诊楼内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抢救。张先生(化名)因长时间胸闷憋气来院就诊,候诊区等待时突然晕倒在地。诊室医生第一时间查看患者情况,发现心脏停跳,立马为其进行心肺复苏。与此同时,现场医护人员将患者送至急诊科紧急施救。


“我接到通知后,第一时间赶到急诊科,此时患者经有序及时的心脏按压,已恢复心跳。”董宏伟回忆说,经过初步评估怀疑患者是急性心梗,立即启动胸痛中心绿色通道,患者被送至急诊导管室,经查明确为右冠状动脉闭塞导致的急性下壁心肌梗死,董宏伟带领团队为张先生实施了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经过及时有效的救治,患者转危为安。

董宏伟提醒,急性心梗十分凶险,可能突然胸痛并伴随意识丧失,一旦身边出现这种情况,务必要第一时间拨打120急救电话,就近前往具有救治能力,特别是设有胸痛中心的医院,因为胸痛中心可以提供快速而规范的诊疗通道,更有助于急性心梗患者的高效救治。

经导管微创换瓣技术:破解高龄患者的治疗难题

过去,患者进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或主动脉瓣置换需要开胸治疗,手术创伤大,对患者身体情况要求高,许多高龄患者因不耐受只能选择药物保守治疗,效果十分有限。董宏伟带领团队开展了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通过微创介入的方式进行手术,帮助老年患者恢复了健康,75岁的孙大爷(化名)就是受益者之一。

“因患者存在基础疾病且高龄,难以耐受常规开胸手术,一直选择药物保守治疗,但长期的憋闷症状令患者十分困扰。”董宏伟介绍,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是在一侧股动脉入路,通过一个1cm左右的切口,便可将主动脉瓣借助鞘管输送到狭窄位置,恢复瓣膜功能,微创的治疗方式给患者带来的负担更小,一般术后第2天就能下床活动,孙大爷术后3天便顺利出院。而且术中使用新型瓣膜材料,患者术后不需服用抗凝药物,降低了出血的风险。

强化亚专业建设,打造省级优势学科

作为科室负责人,董宏伟在科室管理方面也颇有心得。为了发挥集聚效能,董宏伟带领科室人员立足心血管疾病特点和区域群众诊疗需求,将科室细分为冠心病、结构性心脏病、起搏与心律失常、冠心病监护病房、心衰、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亚专业,有专门医疗团队开展相关研究和临床诊疗工作,科室建设更加精细化。

对于人才管理,董宏伟认为,将人放在最合适的位置才能发挥最大效能。因此,科室新入职人员会有一个观察期,期间系统学习掌握心血管临床诊疗知识,同时明确自身更适合哪一亚专业方向,综合个人擅长和科室需要,合理配备人才队伍。

此外,作为三甲综合医院的心血管内科,在多学科联合诊疗方面也有着独特的优势。“我们与心外科、血管外科等科室一直保持密切联系,遇到特殊情况的患者,能够通过多学科联合开展医疗救治,实现综合效果的最大化。”董宏伟说。

通过不断精进技术、强化亚专业建设和多学科协作,齐鲁医院德州医院心血管内科在董宏伟的带领下,实现了专科的“提档升级”,为患者提供了更加高效、精准的医疗服务。未来,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团队的不断壮大,心血管内科将继续在复杂心血管疾病的诊治中发挥重要作用,造福更多患者。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通讯员|李梦娇 编辑|邢仁宇

审核|滕璐 终审|李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