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食春菜 健康正当“食” | 中药专家教你科学尝“鲜”

春天,万物复苏。此时,各类春菜上市。作为“春季限定”,一些芽菜与野菜不仅因新鲜营养获得市民青睐,还因符合中医“因时养生”的理念,被作为餐桌首选。那么春季应该吃哪些春菜,怎样吃更有助于身体健康?记者就此采访了德州市中医院东院区中药房负责人郭防,请他从专业的角度进行分析。

市民在超市进行选购。记者 唐志梅 摄

顺时养生  兼具食疗功效

郭防介绍,所谓春菜,是指在春季自然生长或人工种植的时令蔬菜,具有季节性、鲜嫩性及养生价值,是顺应自然规律的饮食选择。我市常见的春菜主要有香椿、荠菜、蒲公英、苦菜、榆钱等。

春菜具有多种食疗功效,主要包括四个方面。首先是清热解毒,春菜性凉,特别适合在春季或夏季食用,可以帮助人们缓解因季节变化带来的燥热不适。其次,春菜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能有效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改善和预防便秘,让肠道更加通畅。膳食纤维还能刺激肠道蠕动,有助于改善消化道功能障碍。第三,春菜还含有氟元素,有助于促进牙齿和骨骼的生长,并能改善消化功能和肝功能。适量食用春菜可以缓解和抵抗风湿性疾病和痛风。第四,春菜中钾的含量较高,有助于促进排尿和乳汁的分泌,对于需要利尿或哺乳期的女性来说,适量食用春菜是有益的。

此外,春菜还具有疏肝气、升阳气的作用。在中医理论中,春季肝气主升,适量食用春菜可以疏肝气,有助于身体健康。

春菜虽好  部分人群需慎食

春菜虽好,但可不是人人都能敞开肚皮吃的。郭防特别提醒,孕妇、敏感体质者、胃肠道功能弱者、肾脏功能弱者要适量或避免食用春菜。

“春季的野菜大多富含草酸,这种物质可以和钙离子结合,形成难以吸收的草酸钙,并阻碍钙的吸收,从而影响孕妇及胎儿的正常钙代谢,导致孕妇缺钙,直接影响胎儿骨骼发育。因此,孕妇应该避免或限制食用春菜。”郭防介绍说。

另外,他还建议敏感体质者在食用前最好先进行过敏测试。少量食用,若出现皮肤瘙痒、红斑、水肿等过敏反应,应尽快服用抗过敏药物,或进行相应治疗。

肠胃功能较差的市民,也应避免食用。春菜中含有一定的纤维素和硫化物等物质,这些成分对于消化功能较弱的人来说,可能会增加胃肠道负担,引起腹胀、腹泻等不适症状。

“在食用春菜时,应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健康状况来适量食用,以避免不必要的健康风险。”郭防叮嘱道,如果食用后出现不良反应,建议及时就医并遵医嘱进行对症治疗。

本地春菜推荐

●蒲公英

性味归经:苦、甘,寒。归肝、胃经。

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

适合人群:肝火旺、咽喉肿痛、乳腺炎初期者。

营养价值: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K、胡萝卜素、钙、铁、钾等营养成分,还含有蒲公英醇、蒲公英素、胆碱、有机酸等生物活性物质,其中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作用,有助于维持皮肤和眼睛健康。

●香椿

性味归经:性味归经:性凉,味苦,归肝、胃经。

功效:清热解毒,健胃理气,润肤抗菌。

适合人群:过敏体质慎食。

营养价值:维生素C含量较高,有助于抗氧化,延缓衰老,维生素E和胡萝卜素也具有抗氧化作用,能保护细胞免受自由基的损伤。

注意事项:含亚硝酸盐,食用前要用沸水焯烫;过敏体质慎用。

●苦菜

性味归经:性寒,味苦,归心、脾、胃、大肠经。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利湿,消炎健胃。

适合人群:湿热体质、易上火者(如口苦、目赤、便秘)。

营养价值: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胆碱、酒石酸、苦味素等营养成分,维生素C、胡萝卜素含量较高,有助于增强免疫力,促进身体健康。

注意事项:脾胃虚寒、腹泻者少食;老人儿童食用过量可能引发胃肠不适。

●荠菜

性味归经:甘、淡、凉,归肝、心、肺经。

功效:清肝明目,健脾利湿,还可止血降压。

适合人群:肝火旺、目赤肿痛、高血压者。

营养价值:富含胡萝卜素、维生素C、维生素B族以及钙、铁、钾等矿物质,其中胡萝卜素可在人体内转化为维生素A,有助于保护视力,维生素C能增强免疫力,钙有助于骨骼健康。

推荐菜谱

苦菜小米粥

做法:小米煮至开花,加入切碎的苦菜,再煮5分钟,加盐或糖调味。

特点:口感清淡易吸收。

凉拌蒲公英

做法:蒲公英嫩叶焯水去苦味,挤干后切段,加蒜末、生抽、香醋、香油、少许糖拌匀。

特点:清爽口感可解油腻,增进食欲。

香椿肉饼

做法:猪肉馅加香椿末、葱姜末、生抽、蚝油、五香粉调味;面团擀成薄皮,包入肉馅压成饼,平底锅煎至两面金黄。

特点:香椿解腻提鲜。

荠菜豆腐汤

做法:嫩豆腐切块,荠菜切段,锅中清水烧开,放入豆腐、荠菜,加盐、胡椒粉调味,淋蛋花即可。

特点:清淡暖胃,适合老人儿童。


德州日报社新媒体出品
记者|唐志梅 通讯员|王琰 编辑|唐志梅
审核|滕璐 终审|李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