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牢记四必须” 当好新时代人大代表

张会利

人大代表来自基层,对基层情况最熟悉,与基层选民群众联系最密切,群众急什么、盼什么、想什么,人大代表最清楚。人大代表要充分发挥作用,做到“四牢记四必须”,履行好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权。

要牢记忠诚是根本考验,必须始终把对党忠诚作为最宝贵的品格。

当好一名人大代表的首要政治品质,就是要涵养一颗忠诚之心。当好一名人大代表要“懂人大”,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本质内涵,懂人大工作的职责使命、特点规律,并融会贯通于履职实践中,自觉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坚定维护者、忠实践行者、积极宣传者。当好一名人大代表要学在人大。在这个知识颠覆更新和经济社会深刻转型的快节奏时代,有的人大代表在履职中找不到方向,要扭转这种迷茫状态,就得拥抱新时代,努力学习新经济新知识新技能新业务,使思想、能力、行动跟上时代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待,成为胜任代表工作的“大先生”。当好一名人大代表要化忠诚为实干。要坚持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切实把忠诚转化为心怀大局、躬身入局的精神动能,转化为心系百姓、情系民生的赤子情怀,转化为实干出圈、争先出彩的实际成效。

要牢记发展是时代考题,必须始终把服务大局作为最过硬的担当。

推动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没有局外人,人大代表更应发挥自身先进性,争当推动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书写者、推动者。每一名人大代表都应扪心自问:立足推动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自己提出了多少建议?收到了哪些实际效果?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上,是参与者还是旁观者?人大代表要争当集聚发展动能的行动派,当好高质量发展前线上的实干家、出谋划策的智囊团、双招双引的牵线人、促进发展的监督员,在抢抓政策机遇、推动产业发展、优化营商环境上展现代表作为。同时,各级人大代表都要争当优化发展环境的代言人,发挥好代表的媒介效应、监督效应和带动效应,讲好地方营商兴商服务故事,宣传好地方重商亲商政策举措,及时反映企业和群众呼声,让更多创新创业者关注地方、投资地方。

要牢记人民是阅卷考官,必须始终把为民履职作为最根本的追求。

人大代表离群众最近,平时工作生活就在群众身边,要牢记自己的位置和身份,经常走在一线村头、下到车间田头、熟悉人脉人头,进得了门、说得上话、交得了心。要当好人民的“代言人”“服务员”,为人民群众立好言、代好言、建好言。要紧紧盯住老百姓关心关注的话题,要紧紧盯住腰包鼓不鼓、路上堵不堵、暖气热不热、下雨涝不涝、空气好不好、河湖清不清、路灯亮不亮、食品放不放心、企业办事爽不爽等这些朴素心结,多些换位思考,多些将心比心,紧盯这些问题,查盲点、治痛点、疏堵点、督难点,让社情民意都得以关注,让百姓期待都予以重视,让民生问题都得以解决。

要牢记岗位是最好考场,必须始终把建功时代作为最靓丽的风采。

人大代表来自各个行业,只有在本职岗位上加倍努力、创先争优,才能以一流业绩取信于民。作为一名人大代表,自身的社会形象要好,腰板要正。俗话讲,“自己不正难正人”,人大代表如果挡不住诱惑、守不住底线,破一次规矩就会留下一个污点,搞一次特殊就会减一分威信,谋一次私利就会失去一片人心。要学会经常敲打自己,常念“紧箍咒”“清心经”,不以“小节无碍”放纵自己,守住内心、守住原则,不让不文明行为和消极现象在自己身上出现,不让地方形象因自己而受损害,清清白白、堂堂正正当代表,让脚下迈出的每一步更加坚实,为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增光添彩。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王露
审核|王育恒  终审|李玉梅


(作者:​德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