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城区新华街道打造“雁归兴德”全链条机制丨人才回引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这是我第三次参加区委组织部和区农业农村局举办的培训班。专家把农业各方面的知识讲得很详细,对我们的农业种植有很大的帮助。”近日,周洪岳对记者说。今年36岁的周洪岳,2015年退役后个人经商,2021年人才回引入村。“以前在外面自己打拼,每到节假日常常思念家乡,加上这几年家乡发展得很好,我觉得回老家来发展,也是很有前途的。”说罢,他带着我们走进了他管理的采摘园。 

近年来,德城区新华街道高度重视农村回引人才工作,积极搭建“雁归兴德”平台载体,通过“分类开展、全域推进”招引活动,全力储备源头活水,保证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有接班人、产业振兴有带头人、乡村治理有合伙人,持之以恒推进回引人才工作常抓不懈、常引常新、久久为功。

新华街道紧扣人才回引主线,以“雁归兴德”活动为抓手,构建“摸排-联络-回引”全链条机制。通过村干部开展“一对一”“一对多”的对接联络、发挥乡情纽带作用摸排在外能人5大类280余人,建立动态台账精准对接。同时,依托春节、中秋等重要节点举办新春交流会、大学生恳谈会等活动,借势德城发展政策与产业平台,截至目前,成功回引优秀大学毕业生到村任职18人,返乡创业9人,带动注册资金180余万元,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在此基础上,该街道深化“凤栖梧桐”平台建设,打造三产融合与产学研一体化的聚才磁场。重点抓好大学生毕业季、返乡创业季等时间节点,联合人社部门和第三方公司在万达广场开展高考咨询、就业指导等特色活动。积极优化营商环境,链接华道数据、中冠科技孵化器等产业资源,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一站式孵化服务,同步推进新园村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数字智慧汽贸城等项目,与德州学院共建博士工作站,联合北京科技大学开设暑期实践课堂,形成“项目引才+校企育才”双轮驱动格局。

与此同时,该街道发挥“才聚新华”人脉力量,构建“情感联结+榜样带动+全民参与”的引才生态。联合妇联、团委、民政等部门常态化走访困难学生家庭,并与市外、省外大学生建立包保联系制,年均开展慰问对接3次以上。借助劳模、“两代表一委员”等群体影响力,以“带头人讲发展故事”吸引35名大学生达成返乡意向。倡导人人招引,街道领导干部带头、党员群众齐上阵。尤其是农村借力“产业链引人”,积极链接多方资源,推广村内租赁设施、土地资源和技术合作等,营造出良好的发展氛围。截至目前,累计对接联系472人,动态建立31人的后备人才库。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编辑|董天力 通讯员|费春蕾 杨秀雯
审核|王贺 终审|杨德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