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宁津县津城街道的王女士,今年已经70多岁了,子女常年在外工作。以往办理养老金认证,对她来说是一件头疼的事。“以前认证就一个窗口,人多得不得了,我年纪大了,站一会儿就受不了。现在好了,窗口多了,还有工作人员帮忙,再加上大厅里的大屏,各种信息都清楚明白,一会儿就能办完,真是太方便了!”她笑着说。
政务大厅是政府服务的“第一窗口”,也是群众感受行政效能的“晴雨表”。面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排队难、材料繁、耗时长”等堵点问题,宁津县政务服务中心以问题为导向聚焦审批服务关键环节,打出“流程再造、数字赋能、服务延伸”组合拳,推动政务服务从“能办”向“快办”“好办”升级。该中心办件量超过4.3万件,群众平均等候时间压缩70%,审批时限压缩80%。
为破解线下排队“堵点”难题,宁津政务服务中心对养老金认证窗口进行了优化调整,从原来的一个窗口扩展到多个窗口办理。利用线上线下方式开展养老金业务认证培训,让每个窗口工作人员都是养老金认证业务的行家里手,群众前来办理养老金认证时,多个窗口均可办理,实现了养老金认证的“同窗办”。这一举措有效分流了办事群众,极大缩短了群众排队等候的时间。工作人员还会在现场提供引导服务,帮助老年人完成认证操作,确保每位老人都能顺利办理业务。
更值得一提的是,宁津县政务服务中心率先引入智慧大屏,打造智慧赋能政策宣传新阵地,成功破解了群众信息不及时、排队等待盲目性、政策解读困难等堵点问题。利用大厅现有设备将社保、医保、公积金、企业开办等高频事项的政策解读、办理流程、所需材料等内容制作成通俗易懂的短视频,并通过大厅内电子宣传屏幕进行循环播放。同时,结合大数据分析,精准选取上午9:00-11:00、下午14:00-16:00等人流高峰时段进行播放,确保政策宣传覆盖更多办事群众。同时为满足不同区域群众的办事需求,政务服务中心还量身定制了差异化的宣传内容。例如,在社保办理区域重点播放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政策解读,在企业开办区域则侧重宣传营业执照办理流程和惠企政策。此外,大厅内还安排专人负责解答群众疑问,提供“一对一”政策咨询服务,确保群众“看得明白、办得顺畅”。 同时,大屏实时滚动显示各窗口的排队人数、预计等待时间等信息,方便群众合理安排办事时间,有效缓解了大厅的拥堵状况。
群众办事的“堵点”不仅体现在大厅内人潮拥挤,更隐藏在办事流程中。对此,政务大厅推出“并肩办”增值服务新模式,对现有政务服务大厅进行开放式改造,建立“并肩办”综合帮办受理专区,受理人员从柜台内走到柜台外,与群众“肩并肩”坐在同一条板凳上,“一对一”按需提供个性化、定制化、主题情景式帮办代办服务,同时“手把手”教会群众网上办理,以实现企业群众自行网上办、掌上办为目的,让数据多跑路,精准破解群众办事的各类堵点。目前教体、市场监管等20个单位371个事项实现“并肩”帮办,累计办理企业设立、仅销售预包装食品备案等业务2800余件,线上办件率达100%。同时,完善“高效办成一件事”网上办事专区建设,在政务服务中心设置企业、个人、退休、联合报装等“一件事”专窗,将多部门、多环节、多层级办理的事项,打造成企业群众眼中的“一件事”,2024年国办及省级确定的24个“一件事”在该县实现全覆盖落地。
宁津县政务服务中心的生动实践印证,破解“大厅堵点”不仅需要技术层面的升级,更要刀刃向内推动政府职能深层次转变。接下来,宁津县政务服务中心将继续深化智慧政务建设,持续优化服务流程,创新服务方式,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贴心的政务服务,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持续擦亮“津事今办”政务服务招牌。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尹晓燕 通讯员|赵颖 李洪祥 卢洋
审核|冯光华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