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云县聚力提升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水平

庆云县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秉持实战实效导向,积极探索创新,聚焦综治中心实体化推进、规范化运行、信息化支撑,从多元维度入手,有效整合资源,健全工作机制,筑牢基层社会治理的坚实根基。

聚焦实体化推进,“一中心”集成多方资源

打造县级“主平台”。县级中心整合信访接待中心、法律服务中心、热线服务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融合共建,统筹公检法司相应科室团队入驻,内设12个接待窗口,并设立“四区十八室”,通过“常驻+轮驻+随叫随驻”的方式,整合22个部门资源力量集中办公、集成服务,实现“多中心合一、一中心多用”。

开辟乡级“主战场”。全县9处乡镇(街道)综治中心依托便民服务中心、党群服务中心等场所,规范设置接待大厅,配备专业工作人员,强化“乡贤”“两代表一委员”等服务力量资源整合,实现群众到中心一站式受理、全链条解决。

构建三级“主框架”。构建“1+9+N”三级治理体系,县级中心统筹9个镇街中心、331处村级调委会及8处社区工作站,确定了县级实战调度、乡级闭环处置、村级化早化小的职责定位,形成矛盾纠纷联调、社会治安联防、平安建设联创的工作格局。

聚焦规范化运行,“一站式”闭环处置到位

前端“一揽子”受理。制定综治中心事项受理规程,规范设置无差别受理窗口,实行“窗口受理即调、功能科室协调、中心牵头联调、领导交办督调”的四级调处机制,打破各部门职能边界和服务范围,实现29类矛盾纠纷“一窗登记、一表流转、一站化解”。

中端“一体化”调解。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以县综治中心为中枢,实行“调解优先、分层递进、诉讼兜底”的分层过滤模式,横向联动劳资、消费等12个专业性、行业性调委会、337个调解委员会,纵向贯通9个乡级镇街中心、339个村(社区)、660个基础网格,努力把矛盾纠纷化解在成诉、成访之前。

后端“闭环式”运行。健全群众诉求“受理-分流-调处-督办-问效”全周期闭环运行流程,依托山东省“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线上平台,严格限定办理和反馈时限,强化跟踪督办,实现全流程可追溯,真正实现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今年以来,累计解决各类矛盾纠纷322件、消除突出风险隐患190件。

聚焦信息化支撑,“一系统”推进源头防控

贯通系统衔接。依托线上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深度整合公安、热线、网格、信访四大数据库,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对汇聚到平台的各类纠纷进行分流、转办、交办、办理、督办、反馈,推动各级各部门“任务实时接、纠纷及时解”,自应用以来共流转办理各类纠纷5211件,矛盾纠纷调处化解率98%以上。

推进指尖解纷。发动网格员、法律明白人、平安志愿者等资源力量,结合治安巡防、反诈反邪宣传等工作,集中开展“山东解纷码”小程序宣传,提高群众知晓率,积极引导群众在小程序上完成矛盾上报、事件录入、申请调解、法律援助等业务服务,实现“矛盾纠纷‘码’上解决”。截至目前,通过该便民小程序成功调解纠纷65起,群众获得感、满意度持续提高。

用好数据赋能。加强综治网格化智能平台、“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线上平台应用,实现远程指挥调度、治安分析研判、源头预防化解一体运行,对全县矛盾纠纷、风险隐患,定期研判,通过实时梳理、分类交办、督导化解,对出现的舆情热点问题及时向相关部门发送预警提示函,聚焦高频共性问题,提前预警、专项治理,推动矛盾纠纷高效实质化解。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来源|庆云县委政法委 编辑|许欢
审核|李智群 终审|李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