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县全力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

平原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作为抓手,努力实现矛盾纠纷“一站式”化解、社会治安“一体化”防控。今年以来,累计处置化解群众诉求1637件,处置化解率达99.27%,平安平原建设根基不断巩固,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不断提升。

坚持规范化推进,实现基层治理“无死角”

县乡村一体化布局,按照“五个规范化”“五有”要求,构建“1+12+436”县乡村三级治理体系。

做强县级中心。实施“3+9+N”入驻模式,法院、检察院、公安、信访、住建、人社等职能部门以整建制、常驻、轮驻、随驻等方式入驻,设立心连薪、聆听心语等17个功能室及24个服务窗口,吸纳物业、婚恋、劳动争议等14个重点领域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入驻,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

优化镇街平台。12个镇街按照标准规范化建设,由党委副书记、政法委员任中心主任,整合信访办、司法所、派出所、法庭、热线办等部门入驻,打造一批以“心心相融”“心悦诚服”“润心网格·幸福牵卦”为代表的综治品牌。

抓实村级力量。在436个行政村(社区)建设矛盾纠纷调委会,扎实推进“五个一”工程,落实“一村一阵地,一村一民、辅警”工作机制,选育655名“乡贤助调员”,开展“订单式”服务。

坚持制度化运行,保障工作流程“转得灵”

健全运行制度,优化工作流程,为社会治理和组织发展强基固本。

完善服务管理流程。建立完善的人员管理制度,明确岗位职责,规范工作流程。推行首办负责制,避免推诿扯皮现象,确保问题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设置管理问题台账,对各部门和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进行全面总结分析,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确保工作高效有序开展。

健全纠纷受理体系。完善“一窗受理、分流交办、联动化解、调度督办、跟踪回访”机制,实现全流程闭环运转。坚持调解优先原则,群众调解意愿低、调解不成的事件及时引导群众进行信访、仲裁、诉讼,构建“调解优先、分层递进、司法兜底”的矛盾纠纷化解法治化“路线图”。

健全风险摸排机制。对照8项39条风险清单,聚焦欠资欠薪、劳动关系、医疗卫生、征地拆迁等重点领域及重点人员,全覆盖深入开展风险摸排,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截至目前,共排查各类风险隐患189起,全部建立台账,逐一销号落实。

坚持立体化防控,确保社会平安“守得牢”

突出全域联动,全力构建“线上+线下”立体防控体系,切实增强治安质效,提升治理效能。

队伍资源全“面”整合。探索实施“守护联盟”工作机制,整合基层网格员、治保员、调解员、最小应急员等群防群治力量,针对性地开展治安联防、问题联治、平安联创等工作。今年以来协助开展宣传110余场,开展调解138次,协助民辅警开展治安巡逻150余次,提供线索17条。

线上线下双“线”协同。汇集“群众上门反馈、电话反馈、信件反馈、网络反馈,上级交办,同级推送,下级提请”各渠道、多平台矛盾纠纷和风险隐患,线上平台精准识别、及时预警,线下集中研判,实现“线上线下”融合推进。今年以来,制发《群众诉求分析专报》3期,研判处置风险隐患113条,为社会稳定构筑坚实根基。

困难人群定“点”帮扶。常态化开展关爱行动,以入户走访、安全排查、社会救助政策宣传等方式,扎实推进困难群众救助保障。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未成年人关爱帮扶,已累计为67名困难儿童、72名残疾儿童、87个未成年人家庭落实救助,助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来源|平原县委政法委 编辑|许欢
审核|李智群 终审|李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