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月19 日上午,康博小学联合德州市图书馆开展 “阅享董子文化,共筑书香童年” 主题活动,德州学院、山东华宇工学院大学生志愿者,康博小学二四班、三三班师生及家长代表齐聚董子读书台,通过经典诵读、古迹探访、非遗手作等多元形式,共赴一场跨越年龄的文化盛宴。
经典诵读:铿锵之声传递文化力量
活动在激昂的《少年中国说》集体诵读中拉开帷幕。“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 的读书声响彻现场,青少年以蓬勃朝气诠释对中华文化的礼赞。康博小学校长王芳在开幕词中强调:“阅读是文化传承的桥梁,希望通过共读经典,让孩子们在文字中触摸历史温度,感受传统文化的磅礴力量。” 家长们表示,亲子共诵经典不仅增进了情感交流,更让孩子在朗朗书声中厚植文化认同。
古迹寻踪:触摸历史感悟勤学精神
在三三班家委会成员的带领下,参与者走进董子读书台,探访西汉儒学家董仲舒 “三年不窥园” 的勤学故地。古朴的书院建筑、厚重的历史展板前,孩子们驻足聆听先贤故事,用指尖触摸石碑纹路,在实景体验中感受传统读书文化的深厚底蕴。大学生志愿者化身 “文化讲解员”,与小学生互动问答,让历史典故转化为生动的文化课堂。
非遗手作:刀笔传情延续文化脉络
活动特别设置木刻书签制作环节,邀请省级非遗木刻唐木人老师现场指导。小学生们在木板上精心描绘福字等图案,一枚枚独具匠心的书签制作成功。“原来非遗离我们这么近!” 孩子们捧着亲手制作的书签兴奋不已。这一环节不仅让传统技艺 “触手可及”,更让非遗文化以实用载体的形式融入日常生活,成为阅读与文化传承的纽带。
校长寄语:让文化自信扎根成长之路
活动尾声,王芳总结道:“从琅琅书声到古迹探秘,从指尖技艺到心灵感悟,这场沉浸式文化体验是送给孩子们的成长厚礼。希望通过‘校园 + 古迹’的联动模式,让阅读成为终身习惯,让文化自信从小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通讯员|夏桂林 李谦 编辑|张丽娜
审核|刘春杨 终审|李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