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德州学院生态与资源环境学院大二学生高硕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60医院造血干细胞采集室里完成了捐赠,为一名陌生的血液病患者送去了重生的希望,成为德州市第94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采集室传来机器“嗡嗡”运转的声音,高硕平躺在床上,双手始终抓握着压力球,血液缓缓流入精密机器,经过分离后凝聚到采集血袋中。经历4个小时采集,他成功捐献250ml造血干细胞混悬液。
“在初筛配型成功后,担心身体不能符合捐献骨髓的标准,积极进行体育锻炼。”高硕说,为了保证身体达到最佳状态,他主动调整作息,补充营养,增加体重,顺利通过了高分辨检测和健康体检。正式捐献造血干细胞前几天,他需要每天打两剂动员针促进造血干细胞大量生长,释放到外周血中。
“您的造血干细胞与一名血液病患者初步配型成功,请问是否愿意捐献?”今年3月,高硕接到德州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打来的电话。“我愿意!”高硕说,造血干细胞匹配成功率为万分之一,能救人一命,他义不容辞。他把配型成功的消息告诉了父母,也得到了父母的支持。
“捐献造血干细胞,是我人生中无悔的选择。它让我明白,人间最美好的事情,莫过于用自己的力量去温暖他人、拯救生命。”高硕说。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胡兵 编辑|密霖
审核|张晓航 终审|朱代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