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肿块很害怕,真怕是恶性肿瘤!现在做完手术,我精气神都好多了,太感谢你们了!”5月5日,复查结束的徐先生来到德州市立医院普外一科,对医护人员连声感谢。
去年年底,徐先生经常会感到胸闷、呼吸困难,咳嗽时胸口有疼痛感,在当地的医院进行检查后,发现纵隔有占位性病变。得知身体里长了东西,徐先生的家属十分焦急,要求尽快切除,却被当地医院告知风险过大,难以操作。后来徐先生又去了几家医疗机构,均被告知需要手术,但手术风险高。最后,在一位医生的推荐下,他来到德州市立医院寻求帮助。
普外一科副主任郭春雷接诊后,为患者进行了进一步检查,发现肿瘤达4×5厘米,已经压迫到了气管,导致了徐先生咳嗽、气短,甚至呼吸困难。
“‘纵隔’不是器官,而是一个解剖区域,位于两肺之间。纵隔内有心脏、大血管、食管、气管、神经、胸腺、胸导管,以及丰富的淋巴组织和脂肪结缔组织等。”郭春雷介绍,患者的肿瘤紧紧靠在胸部大血管旁边,若不慎损伤,大量的血会直接喷射出来,危及生命,这也是许多医院不敢实施手术的重要原因。然而,由于该部位重要器官、组织众多,若不尽快切除,后续有可能压迫甚至侵犯周围器官,到那时治愈效果将大大降低。郭春雷团队知难而上,制定了详尽的手术计划。以往这类肿瘤需要进行开胸或劈开胸骨手术,刀口大,术后疼痛感明显。现在可以采用胸腔镜微创手术,切口小、术后疼痛较弱,手术更安全,恢复周期也更短。徐先生及家属经过慎重考虑,决定接受微创手术。
术中,医生在患者的右胸腔处打开三个小孔,借助胸腔镜深入探查,精准定位并完整切除肿瘤,通过扩大的小孔完整取出。手术仅用了1个多小时,术中出血约5毫升。恢复期间,医护团队为徐先生制定了个性化康复方案,包括消炎和化痰治疗、营养均衡的饮食建议、规律作息指导,并提醒他注意保暖,以防感冒影响病情恢复。在医护的悉心照顾下,徐先生4天便顺利出院,1个月后复查结果显示,恢复情况良好,无任何并发症。
郭春雷提醒,纵隔疾病是不容小觑的健康隐患,多数良性纵隔肿瘤临床上无症状,多在体检时发现。纵隔内出现异常肿物,最常见的症状是胸闷、胸痛,随着肿瘤长大压迫加剧,轻则影响呼吸和循环功能,重则危及生命。他建议,定期体检至关重要,胸部CT是及时发现纵隔肿瘤的有效手段,及时发现、及早治疗,能够显著提升治愈效果。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邢仁宇 通讯员|侯进 编辑|邢仁宇
审核|刘春杨 终审|李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