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邑民政“微改革”托起民生“大幸福”

“不用去县城,在家门口就把结婚证补办好了。”近日,临邑县德平镇居民张本初难掩激动,“没想到民政局同志专程来帮我们补证,这红本本让我和老伴的房产手续可以顺利办理了”。这是临邑县民政局以改革创新破解民生难题的生动实践——一支流动服务队、一项跨域通办政策、一套全周期服务体系,让婚姻登记从 “跑腿麻烦事” 变成 “温情暖心事”。

近年来,临邑县民政局深入贯彻“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以群众需求为导向,通过服务下沉、跨域通办、服务深化三大创新举措,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婚姻登记便民服务体系,有效提升服务质量,让“民政温度”真正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他们组建由专职人员+移动设备构成的“海誓山盟 邑然爱你 送爱到家”流动服务队,服务队定期穿梭于全县12个镇街,把登记窗口 “搬” 到社区、村委等服务群众一线。在德平镇的一场活动中,工作人员带着高拍仪、打印机现场办公,半天时间为62位老人完成档案核对、证件补办。

除了 “移动窗口”,临邑县还在明德广场设立巡回登记点,每周三定时开放。市民刘玉娜和父母遛弯时,顺便帮父母提交了补办证件材料:“程序方便快捷,民政服务真的‘走’进了老百姓心里。”据统计,流动服务开展以来,已累计为5800余名群众提供 “家门口服务”,群众满意度达98.7%。

一本结婚证见证 “跨省通办”的温度。“原本请好假准备回沈阳,没想到在临邑就能领证!”来自辽宁的务工人员王宁,在临邑县婚姻登记处体验了一把“立等可取” 的便捷。作为全国婚姻登记“跨省通办”试点地区,临邑县自2021年起打破户籍限制,允许非本地户籍新人就地登记,2025年新婚姻登记条例实施后,更是实现 “全国通办”。

政策落地的背后,是“三统一”机制的支撑:预约系统接入“爱山东”平台,实现线上预约“零跑动”;电子证照互认互通,解决异地档案核查难题;服务标准统一规范,确保“异地办理无差别”。数据显示,政策实施以来,已有89对异地新人在临邑登记,平均为每对新人节省往返成本超千元。“少跑2000公里路,多留一天甜蜜时光”,新人李星铭在留言簿上的这句话,成为改革成效的有力体现。

临邑县婚姻登记处,一面“心愿墙”上贴满了群众的暖心留言:“婚前辅导让我们学会沟通”“离婚调解挽救了我的家庭”……这些故事,源于临邑民政构建的婚姻服务 “全链保障”体系。

针对历史档案查询难问题,该局投入专项资金开展数字化改造,15.2万份纸质档案全部“上网”,群众查询档案从“翻箱倒柜”变为“一键检索”。在家庭服务层面,组建由12名心理咨询师、8名律师构成的专业团队,为新人提供婚前辅导课程,为离婚当事人开展调解服务。

在婚俗改革领域,创新举措同样亮眼:定期开展“集体颁证日”,邀请金婚夫妇分享家风故事;“家风讲堂”开进社区,累计开展活动46场;《文明婚俗倡议书》发放超2万份,1500余对新人签署移风易俗承诺。“以前结婚讲‘排场’,现在更重‘内涵’。”刚参加完集体颁证仪式的新人张浩说,简约庄重的仪式让他们更懂得婚姻的责任。

从流动服务车,到全国通办的政策文本,再到婚姻家庭的守护网络,临邑县的民政改革看似微小,却处处彰显“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婚姻登记不只是‘盖章发证’,更是连接民生、传递温暖的桥梁,我们将让每项改革都紧扣需求‘发力’,让每个服务都有情感‘温度’,给予群众最坚实的依托。” 临邑县民政局局长秦曼说。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通讯员|朱雪松 编辑|高玉梁
审核|冯光华终审|尹滨

(作者:​德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