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城管执法支队:执“六不六要”之笔 绘城市管理执法新篇

为深入贯彻落实德州市城市管理局《关于开展“六不六要”市容市貌精细管理提升行动的通知》要求,城管支队立足“为民城管、马路城管、温情城管、全民城管”工作理念,将“严管”与“温情”融入街巷治理肌理,在守护市容“面子”与温暖民生“里子”间寻找最优解,让文明城市创建成果转化为市民可感可知的幸福质感。

劝导先行,让规范经营与民生便利同频共振

划定“经营红线”,护航烟火气有序升腾。为平衡市容秩序与商户经营需求,市城管执法支队严格落实“721”工作法,前置服务端口,施划经营线、创新管理模式,引导商户在规定路段、时间店外经营。

天衢新区三大队在天钰街、赵辛路、小杨庄街等路段施划2000米经营线,鼓励商户在法定节假日规范店外经营,激发商业活力。四大队创新夜市管理模式,对三八东路商贸城夜市推行“错时+定人”管控模式,派驻2支执法小队“定点驻守+动态巡查”,以“时间错峰覆盖、空间责任到人”破解传统监管盲区问题。支队绘制“果蔬地图”,打通便民服务“最后一公里”。这些举措既维护了城市正常运行秩序,又为居民生活提供了便利,实现了“市容有序”与“民生便利”的双赢。

精细管理,让市容颜值与治理效能双向提升

织密“静音网络”,守护中高考“无声战场”。中高考期间,各大队启动“静音行动”,共发放2000余份禁噪通告。在6月3日至15日严管期内,采取“白班常态巡查+夜间错时值守”模式,对考点周边建筑工地、商业门店、流动商贩、流动宣传车等开展“全天候盯防”。同时,公开监督举报电话,对违规施工“即接即查”。通过各大队多维度管控,真正实现考场周边500米范围内噪音零投诉,为考生构筑起坚实的“隔音墙”。

规范停车秩序,解锁城市空间“新颜值”。为根治共享单车乱停乱放问题,支队建立“需求-投放-运维”动态调节机制。根据共享单车承载能力和居民出行诉求变化,结合辖区实际,联合单车企业根据商圈、高校等重点区域的潮汐人流,动态增减共享单车投放区域及数量,督促单车企业积极承担规范责任,共享单车停放秩序大为改善,居民出行更加便捷。

服务为要,让民生诉求件件有回音

依托“市民诉求要快办”机制,支队高效响应民生关切,建立“接诉即办-现场办公-回访闭环”工作链条,让群众呼声有回应、民生难题有解法。天衢新区一大队针对东方夏威夷小区下车坡道剐蹭隐患,24小时内完成拓宽改造;五大队建立“小巷管家”模式,动态处理集体土地督办案件。通过“一诉求一方案”的精准服务,提高群众投诉满意率,实现“事事有回复,件件有回音”。

从护考季的“静音守护”到夜市里的“烟火管理”,从街巷间的“经营线”到手机里的“果蔬地图”,市城管执法支队以“六不六要”为治理密码,在城市经纬间绣出刚柔并济的文明“双面绣”,让城市既有靓丽颜值,更具温暖气质,在精细管理中绽放出属于新时代的文明光彩。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石秀秀 通讯员|解雅梦
审核|王秀青 终审|杨德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