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治理700余条乡村河道沟渠 | 德州“千村百河”行动助力夏粮灌溉

6月17日,在禹城市房寺镇蔺刘沟治理项目现场,机械轰鸣声响彻田野,挖掘机正长臂挥舞,将沉积多年的淤泥源源不断挖出,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在当下高温少雨,黄河来水较少的情况下,为保障农业生产用水,市水利局连日来在全市部署实施“千村百河”行动乡村河道沟渠治理项目,清淤河道、提高调水能力,全力开展“三夏”生产夏灌工作。

蔺刘沟位于蔺刘村南,是区域内重要的灌溉河道。项目完工后,蔺刘、炉坊等6个村庄将从中受益,周边8000余亩耕地也将得到有效灌溉保障。据悉,禹城“千村百河”行动乡村河道沟渠治理项目,涉及11个镇街,207条河道沟渠,长度233.68千米,建设完成后预估清淤土方达103.6万立方米,可有效改善灌溉排涝面积21.7万亩,目前已完成过半。

齐河县仁里集镇此前因沟渠淤积严重,灌溉功能受限。5月份启动治理后,7公里河道沟渠焕然一新,全镇灌溉面积恢复至9万余亩,占总耕地面积的80%。该县88条河道沟渠治理任务预计清淤179万立方米,目前刘桥镇、仁里集镇等5个乡镇已率先完工。

在提升调水效率的同时,各级全市水利部门组织专家服务队,实时监测水情,掌握了解引水设施运行情况及有关乡镇农田灌溉情况,协调上下游用水,优化水源配置,多渠道调引黄河水,全力保障农田灌溉。 

“为提高调水效率,保障‘三夏’生产夏灌工作,我们以镇村级河道沟渠为重点,自5月份起,对全市700余条乡村河道沟渠实施治理行动,解决‘淤、堵、浅、断’导致的灌溉不畅问题,工程完成后能改善2千多个村庄的灌溉条件。”德州市水利局河长制工作办公室副科级干部杨璐瑶表示,项目完工后可达到“地通沟、沟通渠、渠通河”,畅通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今年10月底前,各县(市、区)将完成列入年度计划的河道、沟渠清淤治理任务,全面建设打造幸福河湖,为粮食丰收和农民增收提供坚实的水利支撑。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董天力 通讯员|李巍仑 编辑|密霖
审核|张晓航 终审|朱代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