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随着一声大哭,孩子打翻了桌上的热水杯。烫伤是儿童最常见的意外伤害之一,但许多家长因处理不当反而加重伤情。医生提醒,掌握正确的烫伤急救方法至关重要,可有效减轻对孩子的伤害。
烫伤分轻重,科学判断是关键
烫伤分为三个等级,家长需根据伤情采取相应措施:
1级烫伤(轻度):皮肤发红、轻微肿胀,类似晒伤(如触碰40℃热水3秒)。
处理建议:居家护理即可。
2级烫伤(中度):起水泡、疼痛剧烈(如被70℃热汤溅到)。
处理建议:需就医,避免自行挑破水泡。
3级烫伤(重度):皮肤发白或焦黑、痛感迟钝(深层组织受损)。
处理建议:立即送急诊,切勿延误!
特别提示:若烫伤面积大于孩子手掌,或伤及面部、生殖器等敏感部位,无论轻重均需及时就医。
烫伤急救五字诀:冲、脱、泡、盖、送
冲(最重要)
动作:立即用流动冷水冲洗伤口15-20分钟,降低皮肤温度。
禁忌:切勿使用冰块(易致冻伤)或涂抹酱油、牙膏(污染伤口)。
脱
轻柔剪开或脱下衣物,若衣物粘连皮肤,切勿强行撕扯,避免二次损伤。
泡
将伤处浸泡于冷水中缓解疼痛(避开冰水)。
盖
用干净纱布或保鲜膜覆盖伤口,防止感染。
送
严重烫伤需立即送医,途中保持伤处抬高,减少肿胀。
家长常犯的4个错误
涂牙膏/酱油:引发感染,影响医生判断
挑破水泡:水泡是天然保护层,破了易留疤
用红药水/紫药水:遮盖伤口颜色,干扰诊断
强行脱衣:可能撕掉烫伤的皮肤
预防比急救更重要
1. 家庭防护
热水壶、电饭煲放在孩子够不到的地方;
洗澡时先放冷水再兑热水,水温不超过40℃;
餐桌不用桌布(防孩子拉扯打翻热汤)。
2. 安全教育
教孩子识别“烫烫小怪兽”(用卡通贴纸标记危险物品);
微波炉加热食物后搅拌散热再给孩子。
3. 急救包准备
备好无菌纱布、生理盐水、儿童专用烧伤膏。
温馨提示
烫伤后24小时内可能持续加重,需密切观察;
即使轻微烫伤,若出现发热、红肿扩散也要及时就医;
愈合期避免阳光直射伤口,减少色素沉着。
冷静处理+科学护理,能最大限度减少伤害。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通讯员|孙亚楠 编辑|张洁
审核|刘春杨 终审|李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