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是一段充满温情却又挑战重重的旅程。许多妈妈在母乳喂养过程中,可能会遇乳腺炎的困扰——乳房红肿、疼痛难忍,甚至伴随发热乏力,让人倍感焦虑。为什么哺乳期容易发生乳腺炎?其实与乳头皲裂、乳汁淤积、细菌感染、哺乳方式不当等因素密切相关。德州市妇幼保健院产科医生提醒,宝妈们不要为此焦虑,了解原因,掌握科学应对方法,就能有效预防和缓解不适,轻松度过哺乳期。
乳腺炎最常见的原因:乳头皲裂
破损的乳头给细菌入侵提供了便利的通道,从而诱发乳腺炎。那乳头皲裂的原因又有哪些呢?
1.哺乳姿势不正确:孩子不是抱来就能喂,也不是能含上就对,错误的哺乳及含接方式都会造成乳头的损伤。
2.乳头内陷短平:需要调整哺乳姿势,必要时可以使用乳盾来做适当的辅助。
3.孩子口腔问题:舌系带短或者高腭弓等都会在哺乳时造成妈妈乳房疼痛的情况,这就需要及时排查,调整。
4.吸奶器磨损:有些妈妈跟风购买的吸奶器,自己使用效果欠佳,在吸乳时出现乳头乳晕疼痛不在意,继续调大力度吸乳,从而造成乳头皲裂破损,甚至引致乳房水肿。
乳腺炎的多见原因:乳汁淤积
“奶量多”是很多产后妈妈羡慕并期望的状态,但是“奶量多”的辛苦很少有人懂。她们的乳房会不定时涨奶,会因为害怕堵奶所以需要不定时去排。偶尔“错过”一次排奶时间,或者不小心受到乳房的外伤,可能就会开启了无尽的堵奶之路,这个循环让她们在想坚持母乳又痛苦地想断奶之间徘徊。
很多前来就诊的患者会告诉乳腺科大夫,产后花了大价钱在通乳上,但是之前却没有人告诉她,频繁通乳只会让你的泌乳量无限增长,而且不当通乳会造成乳房、乳管的损伤,对预防积乳、乳腺炎毫无帮助。
另外,产后很多妈妈出于“为了孩子好”而喝下一碗碗“滋补”的汤水,不可否认,油腻的汤水的确可能会让乳房增加胀感,间接会增加母亲对母乳喂养的信心,但是也会让乳汁出现粘稠的情况,容易出现堵奶的情况,所以合理饮食即可,无需过度“进补”。
环境因素:情绪和家庭支持
频繁的母乳喂养,尚未恢复的身体,胀痛的乳房,不能“完整”的睡眠让很多产后的妈妈身心俱疲,使她们充满了无力感,在情绪不佳的时候往往会诱发乳腺炎。所以在这个时候家人坚定的支持与关心弥足珍贵,能够陪伴妈妈度过产后那些难熬的日子,让她们更轻松快乐进行母乳喂养。当然,如果在哺乳期出现了乳房问题,及时到医院乳腺科就诊,寻求专业医护人员的帮助。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通讯员|孙亚楠 编辑|张洁
审核|刘春杨 终审|李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