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泰山之巍峨,揽运河之清秀,沐京津之繁华,临黄河之波涛。德州,因黄河而得名,借运河而兴盛,是黄河文化和运河文化在齐鲁大地交汇出的璀璨坐标。
德州,文化底蕴深厚,是一座“书本”上的城市。德州早在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的足迹,是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古时黄河称为“德水”,德州曾名“安德”,589年隋文帝废平原郡,起名“德州”,德州之名由此而来。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等神话故事在这里徐徐展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董仲舒,博学多才、智胜千军的东方朔,忠贯日月、碑帖双绝的颜真卿,一众历史名人在这里留下熠熠印迹。这些共同构成了德州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德州,地理位置优越,是一座“路”上的城市。德州地处山东省西北部平原,作为山东的北大门,是连接京津冀和山东半岛城市群的重要节点城市,京沪铁路、京台高速、京沪高速等重要交通干线在此交汇。同时,“一条大运河,半部华夏史”的京杭大运河从德州穿行而过,北上京津,南接沪宁,德州无山川之险,有通衢之利,“九达天衢,神京门户”由此而来。
德州,农业资源丰富,是一座“田垄”上的城市。德州自古就有“天下粮仓”的美誉,全市常年粮食产能150亿斤以上、蔬菜650万吨以上、肉蛋奶150万吨以上,是全国首个“亩产过吨粮、总产过百亿”的地级市,是全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从春小麦的拔节声到秋玉米的灌浆香,德州用吨半粮交出了我国粮食安全战略的优秀答卷。
德州,美食特产荟萃,是一座“舌尖”上的城市。走进德州,这里多种多样的美食让你目不暇接。德州扒鸡、乐陵小枣名扬天下;英潮辣椒、希森马铃薯、枣粮先生、百枣纲目享誉国内外;保龄宝、百龙创园、福洋等功能糖产品已阔步走向世界;禹王、谷神大豆蛋白占有国内外市场重要份额;鸿兴源、新飞达、乐畅、神厨等调味品香飘四海;圣喜、通德、崔记、又一村等“老字号”焕发新生机。
德州,文旅产业起势,是一座“舞台”上的城市。近年来,德州高度重视文旅产业发展,运河马拉松上运动员们挥汗如雨,新青年音乐节上歌迷们肆意欢腾,文旅大会、全民健身运动会等文化体育盛事接踵而至。与此同时,齐河泉城欧乐堡里的蓝火过山车飞驰,乐陵影视城里的《国色芳华》和《唐探1900》让人一秒入戏,体育公园、德州市文化科技中心、“德之韵”运河博物馆群等特色地标乘势而起。
德州,一个历史与现实交织、传统与变革同行的城市,正以迅猛的势头飞速发展,它用吨半粮的底气、高铁轮的速度、运河水的灵动、扒鸡的香气、书墨的芬芳,向世界递上一张崭新的名片。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作者 | 华庆毅
编辑、审核 | 张志宁 终审 | 杨德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