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电影为媒,德州天衢新区正悄然构筑一座文化与产业共生的“梦工厂”。这并非虚言,其蓬勃的创作力与扎实的产业生态,已在全国性舞台上崭露锋芒。
日前,第二届“青未了”杯全国廉洁文化作品创作大赛落幕。在这场专业竞技中,由德州市纪委监委、天衢新区纪检监察工委创作、诞生于新区“中国·德州电影小镇”的微视频作品《一个信封的口供》摘得光影类一等奖(全国仅5席),《非遗话廉-锔瓷》荣获入围奖。这并非小镇影视力量的首次亮相,此前,山东星感觉影业有限公司创作的《田雯》已在首届大赛中获二等奖。
累累奖项背后,折射出新区电影产业生态链的加速成型:多元题材、特色类型、创新视角,正汇聚成一股不可小觑的创作洪流。
天衢新区这座“梦工厂”的基石,坐落在董子文化街的“中国·德州电影小镇”。这里远非简单的物理空间聚合,而是一个功能完备的电影产业孵化器。剧本创作区、专业外景拍摄场地、配套服务设施一应俱全。
目前,小镇已吸引山东星感觉影业、乾唐文化传媒、红高粱传媒、影客传媒等10余家专业制作公司入驻,形成了从剧本创意、演员经纪、专业摄制到后期制作、发行推广的完整产业链闭环。
产业集聚,催生了强大的协同效应。
“以前,像红高粱、乾唐、龙泰这几家公司,虽然都在新区,但分散各处,合作常受制于时空。”德州董子文化街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马爱民坦言,“入驻电影小镇后,空间阻隔消除,大家从剧本策划讨论到设备、人员调配,交流合作变得异常便捷高效。”
小镇内企业各有所长,在创作、拍摄、培训、经纪、发行等环节取长补短、深度合作,真正释放了“1+1>2”的产业集聚效能。据统计,小镇企业参与创作的影视作品总量已达10000余部,总时长超五万分钟,为行业输送人才近千人,捧回省级以上荣誉500余项。
生态的繁茂,离不开沃土的滋养。
天衢新区创新构建了“政策争取+资源整合+传播推介”三位一体的服务模式,为入驻企业提供全周期护航——
政策扶持精准滴灌,积极争取省级影视产业基地挂牌,为项目落地提供政策与资源便利。
资源平台高效共享,推动拍摄场地、专业设备、行业信息等核心要素在小镇内部及企业间顺畅流通。
传播矩阵强势赋能,搭建多元宣推平台,助力优质作品与企业拓展市场空间。
全方位的支持,极大激发了创作活力。
今年以来,天衢新区的电影力量持续迸发,累计完成15部电影、6部微电影及6部公益广告的创作拍摄。其中,山东星感觉影业出品的主旋律力作《孔繁森》成功杀青,创作价值与艺术水准获得央视专题报道,将德州影视品牌推向了更广阔的全国视野,作品同样捧回第二届“青未了”杯全国廉洁文化作品创作大赛光影类一等奖。
从外景地到创意源,从制作坊到孵化器,天衢新区的电影“梦工厂”,正实实在在地用光影书写故事。当一个个构思被赋予生命,当本土创作力量在全国舞台持续闪耀,这座以独特产业生态和深度文化自觉构筑的“梦工厂”,正在新时代的光影画卷上,刻下愈发清晰而坚实的印记。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刘潇 通讯员|韩哲 编辑|赵鑫玲
审核|钟伟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