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禹城市辛店镇洪旗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孙洪旗向齐鲁银行德州禹城支行申请的100万元“随心贷”到账。这是今年禹城开展数字化农村产权流转融资试点以来,德州落地的首笔以土地未来收益权为质押的贷款,也是齐鲁银行在全省落地的首笔土地收益权质押贷款。
“从申请到批复放款只用了不到一周。”孙洪旗介绍,合作社共有5000多亩土地,他用辛店镇大李村的1506亩地的收益权向齐鲁银行进行质押融资,迅速解决了购买农资资金不足等难题。
孙洪旗能顺利实现土地收益权质押贷款,得益于前期禹城依托“农农e链”平台,试点完成了土地产权数字化相关工作。“合作社的部分土地通过数字化形式传到‘农农e链’平台上,在平台上可以清晰地看到土地面积、位置、产权关系等信息,而且数据信息是政府部门核验过的,我们不必再到现场核验,可以很快放款。”齐鲁银行德州禹城支行行长于颢介绍。
“农农e链”平台是功能性数字化农村产权流转融资信息服务平台,通过《农村产权确认凭证》《农农e单》《农农e单流转单》三张数字凭证,将非标准化的农村产权转化为标准化、银行认可的数字凭证,且全程可追溯、可管控,实现了农村产权线上确认、流转、再流转、融资的全流程管理服务。
负责该平台运营的北京农农易链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兰志勇表示,他们创新推出“资产锁定凭证+收益权质押”组合机制,借贷双方签订《农村土地经营收益权质押合同》,质权人通过中国人民银行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完成土地经营收益权质押登记公示后,可对质押合同赋强公证,风险发生可直接进入预设的处置途径。融资期间,相应产权资产流转冻结,平台同步向村集体备案,从源头防范多头重复融资。
同时,禹城市政银企协同发力,共同推动数字化农村产权的入“链”、流转、融资。其中,中国人民银行德州市分行牵头推动,提供金融配套制度、政策支持;禹城市政府协调有关部门、村集体、市场主体配合,做好基础数据(如土地承包经营权)核验支持和农村产权信息“入链”等基础工作;齐鲁银行确定融资方案、信贷产品和优惠政策,做好融资落地工作;平台运营企业在政府部门支持下,加快推进农村产权数字化进程。
“通过数字化农村产权,可以提高农村产权流转和融资效率,促进农村产权资源价值实现,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降低农村经营主体融资成本,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禹城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李涛表示。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通讯员|李晓宇 编辑|邢仁宇
审核|杨光艳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