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排水车辆作为城市防汛的主力军,在城市防汛与应急抢险的关键时刻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然而,随着城市规模的持续扩大,市城管局市政设施服务中心现有的五台防汛抢险车,在极端天气来临时常常陷入疲于奔命的困境。
面对城市防汛应急中专业车辆不足这一难题,杨峰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领衔人杨峰带领团队另辟蹊径,提出了一项巧妙的创新方案——为市政工程运输车加装液压驱动应急防汛水泵系统,让日常运输车辆完成 “华丽变身”,成为防汛战场上的 “多面手”。
集成动力,激活潜能。方案的精髓在于“利旧创新”,该技术巧妙利用市政工程运输车自带的发动机和液压油泵作为动力源,通过集成增加的电磁阀、液压油散热器、系统控制开关、液压软管、快速接头等关键组件,成功驱动大功率液压水泵高效运转。这一设计无需额外动力系统,充分挖掘了现有设备潜在价值。
技术赋能,筑牢防线。与传统电力驱动防汛泵车相比,这套液压驱动系统的安全优势十分显著。液压系统在涉水潮湿环境中工作时,表现得更为可靠稳定,能大幅降低电气安全隐患。同时,市政工程运输车本身就具备出色的通过性和涉水能力,能够在复杂路况及一定积水深度中灵活穿梭,直达险情核心区域,成为当之无愧的 “移动排水堡垒”。
一车多能,效能倍增。此次加装的液压水泵性能强劲,最大排水流量高达500立方米/小时。尤为关键的是,整个改装过程科学严谨,完全保留了车辆原有的工程运输功能,真正实现了“一车多用、一车多能”的目标。这不仅大幅提升了单车的综合使用效能,有效填补了专业防汛车辆的数量缺口,更为城市防汛应急力量增添了强大动能。
目前,该项技术以较低的成本投入,显著增强了城市韧性,还获得了国家专利局新型专利认可。随着更多市政工程运输车完成“华丽变身”,我市在面对极端天气时将拥有更多移动的“安全阀”,防汛应急综合能力有望实现质的提升。
★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石秀秀 通讯员|王磊
审核|王秀青 终审|杨德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