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下旬,73岁的赵先生不幸遭遇“脑梗死”,尽管抢救及时挽回了生命,却落下了一系列后遗症:右侧肢体活动受限、认知理解力减退,甚至无法说话,这些症状让他的生活质量一落千丈,精神也萎靡不振。直到他来到德州市中医院康复医学科,心中才重新燃起了希望……
就诊时,距离赵先生的“脑梗死”手术已过去了一个月的时间。“右胳膊、右腿完全动不了,就连想说句话都挤不出完整的字句,嘴角也总是不受控制地往右边歪。”6月下旬,坐在科室副主任医师张宇的诊室里,赵大爷的家属尽可能详细地描述着老人的术后症状,希望能通过科室的系统治疗,让老人恢复正常生活的能力。通过望、闻、切诊,张宇发现赵先生舌象暗紫、舌苔发白,脉象细涩,这正是“脑梗死”后常见的虚瘀互结之证,而随后的仪器检查则进一步明确了功能障碍的程度,并提示神经功能受损明显。针对这一情况,张宇为其制定了阶梯式的中西医结合康复方案。
随后的日子里,张宇首先利用中医辨证施治的优势,采用针灸疏通经络、雷火灸温阳散寒、穴位贴敷调和气血,再配合量身定制的中药煎剂,益气活血、滋补肝肾,以“中药内服+经络外调”的整体干预方式,为康复注入源源不断的内在动力。与此同时,通过西医药物治疗精准改善患者的脑部血液循环、营养神经,偏瘫肢体综合训练等增强右侧肌力、电动起立床训练提升坐位与立位的稳定性、电子生物反馈疗法(蹬车)促进神经肌肉功能恢复、言语训练则着力破解“无法言语”的难题……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这套多维度、个性化的中西医结合康复方案让赵先生的各项状况大有改善,“中西医一起上,老人恢复得又快又稳!现在,他不仅能扶着助行器缓慢行走,还能清晰地表达简单的需求,每天来院康复的劲头可足了!”日前,赵先生的家人在老人康复治疗时感慨道。
“作为威胁老人健康的‘隐形杀手’,脑梗死的术后康复往往是一场‘持久战’,而中西医结合的模式则如同为这场战役配备了‘双引擎’。”张宇解释,西医的精准干预解决功能障碍的“标”,中医的整体调理改善身体机能的“本”,标本兼治,不仅能加快康复进程、提高康复质量,更能减少后遗症、降低复发风险,帮助患者逐步回归正常的生活轨道。
此外,张宇强调,脑梗死患者术后康复的“黄金期”通常在发病后的3至6个月内,建议在患者病情稳定后,在专业康复师的指导下,尽快开始进行康复治疗,以免错过最佳康复时机,导致功能恢复不佳或留下永久性后遗症。
专家简介
张宇 康复医学科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毕业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擅长:中西医结合、针药结合治疗偏瘫、截瘫、运动障碍、颈肩腰腿痛等疾病。
坐诊时间:周一到周五(门诊时间如有变动,请及时在德州市中医院智慧医疗微信号查看、预约挂号)
坐诊地点:德州市中医院东院区病房楼9楼康复医学科病房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通讯员|王琰 编辑|张丽娜
审核|滕璐 终审|李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