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就业平台上滚动的岗位信息,招聘会上供需双方的热烈交流,实训基地里专注操作的年轻面孔……天衢新区坚持在搭建平台、就业服务、人才培养等方面持续用力,多措并举扩大就业容量、提升就业质量。今年以来,全区新增就业8141人,规模实现同比增长。
建平台:让岗位“触手可及”
“真没想到,动动手指就找到了理想工作。”刚刚大学毕业的周晓雨兴奋地说。她所借助的“神器”,正是天衢新区打造的德州智慧就业网。这个平台集纳全区就业资源,由人社部门牵头搭建,将分散在政府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社会化人力资源中介的岗位信息汇集起来,让求职者告别了传统求职方式。
“平台的就业信息真实可靠,并且进行‘一站式’展示,有助于提高求职效率。”天衢新区社会事务管理部人社处主任石红红表示,除了推送就业岗位,平台还提供实习见习岗位和就业指导,实现就业岗位“一网可招”,就业政策“一网可查”,就业服务“一网可办”。
8月2日,以“家门口就业”为主题的招聘会在长河街道举行,30多家企业参加,提供岗位400余个,涵盖了技术、销售、行政、服务等多个领域,满足居民不同职业背景和技能水平的需求。
天衢新区着力构建“1+6+N”三级就业人才服务体系,聚力完善区级就业服务中心(零工市场)、6个镇街就业服务中心(零工驿站)和N个社区用工就业服务,多层次立体化服务企业用工、群众就业。每周举办“人才大集”,组织企业参与“春风行动”“零工招聘季”“人才夜市”等系列就业对接招聘活动,赴清华大学、山东大学、齐鲁工业大学等高校开展“名校直通车”“千企百校行”等专场人才引进活动。
今年以来,开展“直播带岗”网络招聘28场,归集提供就业岗位2万余个,达成就业意向3260人次。引进大学生2000余人、博士4人、留学人员18人。
优服务:让人才“落地生根”
“初来乍到,首先要解决住宿问题,然而,想要在短时间内找到满意的房子并不容易。”天衢新区新引进青年人才龙辛宇说,“还好,天衢新区早就考虑到人才的需求,聚力打造暖心留人服务环境。入住人才公寓后,生活成本大大降低。”
优化小翟庄、东城茗筑两处人才公寓服务;委托专业团队运营管理,组织入住人才开展活力社群活动、共享空间促进交流;打造德百奥莱广场商圈,完善周边配套服务……天衢新区聚力建设完善集成创业孵化指导、项目路演对接、政策咨询等一站式服务,构建全链条安居体系,让人才舒适便捷拎包入住。
得益于拴心留人的精细服务,天衢新区的人才政策广受好评。“天衢新区的创业氛围很好,不管是产业前景、企业活力,还是城市面貌、生活气息,都挺吸引人。”山东德实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员工杨旭说。作为高层次人才,他申领了“山东惠才卡”,凭借这张卡,可以享受签证、居留、职称评聘、住房、子女入学等29项绿色通道服务。
近年来,天衢新区不断优化人才服务环境,让人才干事有平台、发展有空间、生活有品质、内心有归属:积极落实推进实施企业青年人才筑梦工程,贯彻实施德州市人才安家补贴、大学生就业创业生活补贴、大学生创办企业房租补贴、大学生实习实践补贴、企业引进大学生奖励等政策。2024年,累计发放高校毕业生、青年人才购房和生活补贴570人次、700余万元。
强机制:让就业之路更宽广
7月26日,走进德州理工职业学院的实训基地里,机器轰鸣,学生们正在企业导师指导下操作设备。“这种校中厂模式让我们提前适应企业要求。”学生刘强边说边熟练地调试着仪器。
天衢新区依托丰富的职教资源,采用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通过共建实训基地,探索校企合作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该实训基地是学校与扬州杰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共同建立,是名副其实的校中厂。”德州理工职业学院副院长刘建波介绍,扬州杰纳科技是国内少数集半导体分立器件芯片设计制造、器件封装测试等产业链垂直一体化(IDM)的杰出厂商,学院与企业共建的5条产线,场地面积8000余平方米,每年为300名学生提供实训机会。
强培训,提高了就业质量;建机制,则让就业之路更宽广。天衢新区打出一套服务“组合拳”,让人才培育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
——开展用工就业服务提质行动。建设完善创业孵化基地、就业服务驿站,打造“15分钟就业服务圈”,服务企业用工、群众就业需要,开发城乡公益性岗位310个以上,实现重点群体就业帮扶率100%。
——开展企业社保扩面增效行动。聚焦新业态从业人员,推进“工伤异地结算”试点,方便企业工伤职工异地就医、不见面结算,完善企业社保登记服务,加强社保政策宣传,引导企业依法经营,服务企业高质量发展,同时引入第三方审计强化基金监管,确保基金安全运行。
——开展人才引育升级行动。积极服务企业引育人才,举办高校招引活动4次,在重点企业培育新增省级以上博士后创新平台2个,力争集聚各类人才4000人以上,全力保障企业人才需求。
——开展劳动关系护航行动。依托镇级调解中心组建专业协调员队伍,引入第三方调解机构,实现欠薪问题多元联合化解,促进企业历史问题解决,筑牢和谐稳定底线,服务企业高质量发展。
“我们将始终聚焦高质量充分就业,完善配套政策,加大资源统筹力度,不断拓宽就业渠道、提高就业质量,助力实现就业稳、人气旺、经济活、事业兴。”天衢新区社会事务管理部督导专员张冲表示。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刘勇 审核|冯光华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