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衢新区的天际线上,鑫源、众望等楼宇正以拔节之势竞相生长。它们不仅是城市地标,更是被赋予“竖起来的园区”使命的经济引擎。在这里,楼宇经济正以空间重构力与服务向心力,重塑着产业发展的逻辑。
与传统产业依赖土地扩张不同,楼宇经济的本质是空间升维。它用“垂直集聚”取代“平面蔓延”,构建“上下楼即上下游,隔壁门是合伙人”的产业生态。企业物理距离的压缩,带来协作效率的跃升,沟通成本下降、创新火花迸发、交易链路缩短。在长河街道,21栋商务楼宇汇聚超3500家企业,75%的活跃私企在此扎根,楼内循环正释放亩产倍增的澎湃动能。
楼宇经济的生命力,源于产业生态的精密编织。长河街道以精细入微的“绣花功夫”,将暖心服务精准“绣”入每一栋楼宇、每一家企业,让楼宇经济的“高度”与“温度”比翼齐飞,为新质生产力的培育提供丰沃土壤。
首先,这里摒弃粗放管理,推行“一企一册、一楼一档”。20名驻楼服务专员如同灵敏的“触角”,深入重点楼宇,逐层走访、叩门问需。他们系统梳理232家核心企业的经营信息,形成指引产业航向的“数据罗盘”,为后续精准施策奠定坚实基础。
其次,这里靶向解难,护航发展。当网格员捕捉到企业人才需求,街道迅速联动,线下举办楼宇专场招聘会,线上通过“益企云宣推”平台精准推送岗位,同时对接本地高校定向邀约。高效行动下,易罐云、商至信等企业短短数周便成功引进26名急需的专业人才。
今年4月,在德州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指导下,园区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挂牌成立。5位来自法律、人力资源等领域的资深专家受聘担任“楼宇和谐守护者”,目标直指“将纠纷化解在萌芽、解决在基层”,为企业专注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的软环境。
最后,这里实现了诉求响应“闭环”,“走访不是走过场,要听真问题、解真困难”是驻楼专员们的铁律。累计70余次深度“企业把脉”,确保诉求“件件有记录、事事有回音、处理有反馈”。例如,驭达科技反映的“门前路政基础设施建设影响物流”问题,迅速触发“服务闭环”,专员现场核实、上报、协调推进。连同其他高效解决的诉求,让企业吃下“定心丸”。
今年以来,长河街道精心组织了“助企常态话”“联企常共话”“外贸企业培训会”等专项活动5场,累计服务企业超200家次,广受企业赞誉。
基于精细化管理积累的深厚洞察,眼下,街道正为鑫源大厦、绿城百合商务楼等载体擘画特色化、差异化发展蓝图,数字科技、高端服务、新兴贸易等产业定位日益清晰。楼宇之间不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朝着错位协同、集群共生的方向演进,每一栋楼宇都成为区域产业版图中一块坚实而独特的拼图,共同构筑起更具韧性和竞争力的经济生态。
当夜幕垂落,天衢新区的楼宇灯火如星辰点亮,每一盏灯下,是研发生产的专注身影;每一栋楼内,是产业链条的无声咬合;每一次服务触达,都在为向上生长的力量注入温度。这片“竖起来的园区”,正以空间革命重塑产业逻辑,以向心服务厚植创新沃土。
楼宇向上,是城市攀登的姿态。服务向心,是发展永恒的坐标!一座向上的城市,永远奔涌着向上的力量!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刘潇 通讯员|韩哲 王旭 编辑|赵鑫玲
审核|钟伟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