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儿研所专家德报“开诊” | 育儿难题“一站式”解决

8月21日,首都儿科研究所德州儿童医学中心 “医心护航・青苗计划” 专场服务走进德州日报社。德州市妇幼保健院与德州日报社借此次活动深化交流合作,明确将以儿科医疗协作、健康服务基层宣传为核心,携手推动京津冀优质医疗资源在德州落地生根,惠及更多基层群众。

活动中,报社党委书记、社长赵红卫,党委委员、副总编辑刘千山,工会主席刘春民与德州市妇幼保健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张晓慧,首儿所德州儿童医学中心主任、市妇幼保健院党委委员、副院长葛绣山带领的专家团队,围绕“如何深化儿科医疗协作”“怎样让健康服务更精准下沉基层”展开专题座谈。

双方一致认为,优质医疗资源与主流媒体的联动,是破解基层群众“看病远、看专家难”问题的重要路径之一。下一步,德州日报社与德州市妇幼保健院将建立长期合作机制,紧紧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持续推动优质儿科医疗资源引入德州、扎根基层。通过媒体宣传与医疗服务的深度融合,扩大首儿所专家在德影响力,打造一批可复制、可持续的健康服务样板,切实将“北京标准”“首都技术”转化为“德州实践”“百姓福祉”。

据悉,“‘医心护航・青苗计划’自5月22日启动以来,已覆盖陵城、夏津等多县区,服务超1200人。” 张晓慧在座谈中详细介绍计划进展,并提出深化合作的方向,“希望与德州日报社加强联动,让更多群众知晓优质医疗资源就在身边,同时通过媒体反馈优化服务,让巡诊更贴合基层需求。”

作为德州市政府与首都儿科研究所合作共建的重点项目,首都儿科研究所德州儿童医学中心自2025年2月揭牌以来,依托德州市妇幼保健院平台,已实现5名首儿所专家常驻德州,并邀请多位专家定期来德指导,让德州家庭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北京顶尖儿科医疗资源。

此次活动分为健康讲座、互动问答和专家义诊三个环节。讲座环节,首儿所新生儿专业副主任医师张迪以《儿童常见家庭意外伤害与急救》为题,详细讲解儿童家庭意外伤害的原因、家庭意外伤害与急救以及儿童海姆立克急救法。张迪从儿童的特点出发,带领现场的家长们逐一分析儿童可能在家中不同房间内遇到的伤害,并现场教学儿童海姆立克急救法。

“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指致病微生物侵入呼吸道进行繁殖导致的疾病。”首儿所儿童呼吸内科专业副主任医师张奕以《儿童呼吸道感染的家庭防护》为题,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儿童呼吸道感染的常见表现,并对儿童居家病情观察进行了指导,“发热只是其中的症状,并不是退烧了就不用去医院,出现大于39℃的高热、持续发热大于3天等症状都要及时就医。”台上专家讲得认真,台下家长们记得仔细。

“我家孩子上幼儿园大班,一到秋冬季就会犯鼻炎,请问这是过敏性鼻炎吗?”“孩子需要每年都打流感疫苗吗?会不会影响自身的免疫力?”……互动问答环节气氛活跃,职工们纷纷就自己关心的育儿问题向专家提问,专家们耐心细致地一一解答,提供了专业且个性化的建议。

义诊环节将活动推向高潮,首儿所儿童外科专业主任医师冯翠竹、首儿所儿童皮肤科专业博士王誉涵等专家齐上阵,针对0至18岁儿童的健康问题,提供一对一咨询,从生长发育评估到常见疾病防治,全方位解答家长育儿困惑。

“今天专家不仅给孩子做了全面检查,还教会了我们很多家庭防护和急救知识,真是太贴心了!”德报记者王露开心地说。

张晓慧表示:“这次走进德州日报社,是我们‘医心护航·青苗计划’系列活动的又一站。我们希望通过这种形式,让更多忙碌的职场父母能够便捷地获得专业的儿科指导,用科学方法守护孩子健康成长。”

首都儿科研究所德州儿童医学中心自3月份运营以来,始终以“让优质医疗触手可及”为目标,通过驻点诊疗、定期义诊、健康讲座等形式,将先进医疗技术与健康理念送到群众身边。首都儿科研究所德州儿童医学中心让“看病不用跑北京”,从遥不可及变成了触手可及。

首都儿科研究所德州儿童医学中心的成立,是德州医疗事业的里程碑,更是万千家庭健康的坚实保障。“通过与首都儿科研究所的合作,强化我院儿童疾病救治能力,完善儿童医疗服务网络,让更多德州及周边地区的孩子在家门口享受国家级优质医疗资源。”市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市妇幼保健院党委书记孔祥勇表示。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周坤 陈锟 路龙帅 通讯员|季冬 编辑|陈锟
审核|滕璐 终审|李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