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被自己家的猫用爪子轻轻划了一下,伤口都没出血,而且我家猫打过疫苗了,我能少打几针吗?” 诊室里,一位年轻女孩询问医生。近期,在德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德州市肛肠医院)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门诊,总能看到不少因被猫狗抓伤、咬伤来注射狂犬疫苗的患者。夏季高温不仅让人烦躁,也让动物们躁动不安、攻击性增强,加之人们衣着单薄,稍不注意就会被猫狗抓伤、咬伤,使得狂犬疫苗接种人数激增。
“很多人存在误区,觉得家养的宠物打过疫苗,自己被抓咬后就没事,或者伤口不严重就不用接种,就可以少打几针。”医院公共卫生科副主任边宁介绍,狂犬病是一种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一旦发病,病死率几乎100%。狂犬病病毒主要通过破损的皮肤或黏膜进入人体,哪怕只是轻微的抓伤,只要皮肤有破损,病毒就有可能入侵。接种狂犬病疫苗,是为了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产生抗体,中和可能入侵的病毒。他强调,按照规范的接种程序全程接种,才能最大程度保证免疫效果,降低发病风险。少打一针,就可能让之前的努力白费,增加感染的危险。即使宠物接种过疫苗,也不能完全排除携带病毒的可能,暴露后及时、规范的处理基本可以做到100%预防。
相关链接
1.狂犬病病毒储存宿主有哪些?
常见宿主:犬科、猫科动物。
其他宿主:狐、狼、豺、鼬獾、貉、臭鼬、浣熊、猫鼬、蝙蝠等,都可能携带狂犬病病毒,成为传染源。
2.什么是狂犬病暴露?
狂犬病暴露指被狂犬、疑似狂犬或者不能确定是否患有狂犬病的宿主动物咬伤、抓伤、舔舐黏膜或者破损皮肤处,或者开放性伤口、黏膜直接接触可能含有狂犬病病毒的唾液或者组织。
3.日常如何预防狂犬病?
远离危险动物:与陌生动物保持距离,不嬉逗、吓唬、挑衅流浪猫狗或野生动物,也不要随意招惹陌生宠物和拴养动物,避免被抓伤或咬伤。像有孩子因投掷石子戏弄流浪狗遭追咬,此类意外本可避免。
文明科学养犬:每年带狗狗接种狂犬疫苗,当犬只群体免疫覆盖率持续达到70%以上,就能有效阻断病毒传播链;按规定办理养犬登记证,遛狗牵绳,防止犬只接触流浪动物。
4.被抓咬后如何规范处理?
伤口处置:立即用肥皂水(或其他弱碱性清洗剂)和一定压力的流动清水交替、彻底冲洗伤口至少 15 分钟,随后用碘伏或75%酒精消毒伤口。
全程接种:尽快前往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门诊,按专业医生评估的暴露等级,严格遵循医嘱,完成全程规范的疫苗接种。若耽误时间,后续针次可顺延,无需重新开始,但不可半途而废。
及时补种:不确定致伤动物健康状况时,即便被抓咬已过去数月,只要未接种疫苗,都应尽快补种。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见习记者|张丽娜 通讯员|李照起 徐莹 编辑|张丽娜
审核|滕璐 终审|李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