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成文武艺,出国挣洋钱。既能缓解家庭经济压力,又可开阔眼界、提升技能、掌握外语。” 9月19日一大早,春风女子学校的10名学生,在老师和劳务公司工作人员陪同下,赶到济南遥墙国际机场,准备登机奔赴日本工作3年。
“按照合同,时薪50元左右,月均收入8000元以上。3年我加油干,能赚30多万元。合同到期后回国,可选择独立创业,或参与公司的孵化项目。”队列中,19岁的付凤娇很兴奋,对未来充满期待。她是陵城区前孙镇东金村人,父母身有残疾,弟弟年幼。初中毕业后,进入春风女子学校学习。如今,已熟练掌握服装加工技能、完成语言课程培训,通过了山东春利来国际人才发展有限公司劳务派遣考核。
“包括凤娇她们10个,我们累计派遣了3800多名学生出国研修、就业。”山东春利来国际人才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春风女子学校校长齐忠山介绍,1995年,他创建了春风女子学校,开设了服装设计、康养护理等13个课程。今年初,又筹资600万元,注册成立了山东春利来国际人才发展有限公司,在日本、韩国、新加坡、新西兰设立了办事处,与50多家企业签署了人才派遣协议,实现了从单一培训向“培训+派遣”一体化转型。通过学历教育+技能培训+就业安置的"三段式"培养,帮助学员实现学历提升、技能认证和薪资增长"三提升",服务满意度达98.6%。
“培育一个品牌,带动一片就业。”市商务局对外投资合作和服务贸易科科长李勤海介绍,外派劳务行业,政策法规复杂、审批流程严谨。为促进春利来模式尽快落地,我们结合重点企业培育机制,实施“一对一”跟踪服务,从政策解读、前景分析,到规避风险、完善申报材料,为春利来全航程指引。坚持“容缺受理+并联审批”同步,春利来从注册到取得外派资质,仅用了15个工作日,较法定时限缩短50%。
外派劳务,安全与否最令人揪心。市商务局建立全流程风险防控机制,坚持事前预防、事中监管、事后处置相结合。“从指导建立双合同管理体系、开发学员信息追溯系统,到人员流向实时监控,事无巨细,耐心帮扶。”春利来公司总经理张元芹称赞,最大限度帮助企业消除隐患、保障学员权益。如今,春利来模式逐步得到社会各界认可,成为德城区女大学生就业实习基地、德州市外事交流合作示范点、全省首批巾帼创业就业服务驿站,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就业是民生之本,外派劳务是重要渠道之一。”市商务局副局长杨海燕介绍,为促进外派劳务高质量发展,我市建立了外派劳务企业分级培育机制,对春利来等8家重点企业实施“一企一策”帮扶,推动形成“引进培育一批、规范提升一批、示范引领一批”的梯队发展格局。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编辑 | 王秀青 通讯员 | 张瑜
审核 | 王秀青 终审 | 杨德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