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津:“暖心服务”换“治理动能” 新就业群体变身基层治理“合伙人”

中秋、国庆双节将至,一场别开生面的“双节同庆 暖心同行”新就业群体凝聚服务活动在夏津县北城街道会盟社区热闹举行。150余名货车司机、网约车司机、外卖骑手等新就业群体代表与社区居民齐聚一堂,共同见证了一场“暖心服务”与“治理赋能”双向奔赴的生动实践。

暖心关怀,精准服务送到心坎上

针对新就业群体工作时间不固定、流动性强、健康保障难等现实问题,夏津县坚持“党建引领、服务先行”,围绕新就业群体的实际需求,推出了一系列“量身定制”的暖心举措。活动现场,健康体检、急救知识宣传、公益红娘、按摩理疗、法律咨询、手机贴膜、电动车维修保养、美食品尝等多个服务摊位同步开放。

“我们常年在外跑车,很少有时间专门去医院,这样的义诊太贴心了!”一位货车司机在接受免费体检时感慨道。夏津县组织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万名医护进乡村”第六医疗队与县人民医院的医生志愿者,为快递小哥、货车司机等提供了专业的健康义诊服务,包括甲状腺彩超、心电图检查等项目,帮助他们及早发现健康隐患,树立健康管理意识。考虑到部分群体难以集中参与,活动还创新采用“线上+线下”双轨并行模式,将健康讲座搬进直播间,让在途司机、在岗骑手也能实时参与、互动学习,实现服务“不打烊”、关爱“不断线”。

近年来,夏津县扎实开展“骑手友好社区”建设,通过建立“暖心驿站”“骑士堡垒”、开展技能培训、举办新就业群体子女夏令营等举措,真正把关怀做到细节里、送到心坎上。

治理赋能,“服务对象”变身“治理主角”

暖心,更要赋能。夏津县不仅注重“给予服务”,更着力“激发参与”,积极引导新就业群体从“被服务者”转变为“服务提供者”,从“旁观者”升级为“共建者”。

活动现场,平日里穿梭在城市各个角落的外卖员、快递小哥和网约车司机暂时放下订单和行程,穿上红马甲,化身志愿者,为居民提供衣物缝补、磨剪刀、电动车修理等生活服务。“平常舍不得做体检,今天有这个免费的机会,非常感谢。能为大家做点力所能及的小事,心里特别踏实。”外卖员左兆东边说边利落地为群众磨着菜刀。

在会盟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里,“小盟馄饨”出锅了。来自旭通运输公司、阳光社区的“卡嫂”与社区工作人员分工明确,配合默契,自发包起了“爱心馄饨”,不一会儿就包了满满一锅。一碗碗热气腾腾的馄饨被送到高龄独居老人、残障人士和留守儿童手中,不仅暖了胃,更暖了心,不仅串起了邻里深情,也织密了互助网络。

同时,夏津县还积极搭建新就业群体参与社区治理的平台,通过组建“新力量”志愿服务队、设立“党员示范岗”、吸纳优秀新就业群体担任兼职网格员、参与居民议事会等方式,鼓励他们发挥职业优势参与社区治理。如今在夏津县,新就业群体正凭借其走街串巷、熟悉社区的优势,成为基层治理的重要力量:外卖员、快递员化身“流动网格员”,及时反馈道路隐患,主动参与道路救援,成为城市管理的“移动探头”;“卡嫂”们组建的服务队活跃在社区,成为基层服务的“新”力量。

“我们不仅要让新就业群体感受到家的温暖,更要激发他们融入基层、服务社会的热情,让他们成为基层治理的‘新鲜血液’。”夏津县委社会工作部部长、县委“两新”工委书记滕儒训表示,下一步,夏津县将持续深化服务举措,完善激励机制,进一步凝聚新就业群体力量,推动党建引领下的基层治理提质增效,为夏津县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尹晓燕 通讯员|朱珂 张睿 刘晓
审核|冯光华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