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后连遇险情!德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全力救治,70岁患者转危为安

“太感谢你们了!现在我爸能自己走路、说话也利索了!”出院时,徐文杰(化名)的家人紧紧握着德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德州市肛肠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段爱晶的手,激动地说。此前,徐文杰突发进展性脑卒中,还接连出现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泌尿道感染等并发症,经普内科的救治和细心护理,最终顺利康复。

突发“中风”!老人症状加重,紧急送医

今年70岁的徐文杰,虽有高血压、脑梗死、高血糖病史,但平时生活能自理。可7月11日清晨,他起床后突然觉得头晕,右侧胳膊和腿都没有力气,说话也变得含糊不清。起初他没当回事,以为休息休息就会好。可到了第二天,这些症状不仅没缓解,反而更严重了——右侧胳膊连抬都抬不起来,走路也得靠人扶。家人警觉地意识到可能是“中风”,立刻开车把他送到医院青年路院区。段爱晶接诊后,第一时间展开检查:查体发现他右侧下肢肌力Ⅲ级、左侧下肢Ⅳ-级,双上肢肌力Ⅳ级,日常生活受到很大限制;颅脑磁共振结果显示“脑内多发缺血灶”。遗憾的是,由于耽误了时间,徐文杰已错过溶栓的最佳时机。

与时间赛跑!精准治疗稳住病情,康复同步介入

虽错过溶栓窗口,但治疗刻不容缓。段爱晶带领团队迅速制定方案: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脑循环、扩张血管、调控血压血糖等对症治疗,全力阻止病情恶化。

可当晚,徐文杰的情况突然变差:说话更不清晰,右侧肢体完全动不了。经评估,他被确诊为“进展性脑卒中”——这是脑卒中里更凶险的类型,大脑缺血范围会不断扩大。段爱晶当机立断,为他调整药物治疗方案,到了第二天,又继续用药,防止血栓形成。第三天,治疗明显起效,他的言语逐渐清晰,右侧肢体也能轻微活动。康复治疗师第一时间跟进,从最基础的“良肢位摆放”开始,帮他做被动康复训练,再慢慢练习坐起、站立、走路。配合偏瘫肢体综合训练和针灸治疗后,他右侧肢体肌力恢复到Ⅲ级,能自己抬胳膊、缓慢抬腿。

并发症“拦路”!团队协作化险为夷

就在病情刚有好转时,却出现了新的危机:徐文杰突然呕出暗红色的血,排出黑红色血便,出血量高达1000ml,人也跟着没力气、一个劲儿冒冷汗,日常生活基本无法自理。段爱晶很快判断出,他的这种情况是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这对本就没恢复好的身体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段爱晶没半分犹豫,立刻调整方案,同时启动紧急抢救:医护人员全程守在徐文杰床边,一边做止血、护胃、补充身体所需液体的处理,一边盯着他的血压、心跳等情况,还赶紧安排了各项检查。经过全力抢救,他的出血终于止住了,身体各项指标也慢慢稳定了下来。

可没过多久,徐文杰又因长期卧床、有前列腺增生病史,出现尿急、尿痛、排尿困难,甚至出现了血尿,团队再次联动,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小便问题得以解决。

最终,经过64天的系统治疗与精心护理,徐文杰的病情全部得到控制,出院时已恢复行走、进食、言语等功能,大小便也恢复正常。

段爱晶提醒,脑卒中发病急、进展快,尤其是高龄患者,还容易出现多种并发症,做好以下几点至关重要:

1.牢记“中风120”,早发现早送医:1即看一张脸是否不对称、口角歪斜;2即查两只手臂是否单侧无力;0即聆听语言是否清晰,只要出现一个异常,就立即送医,不要耽误时间。

2.高龄患者治疗需“周全”:老人身体机能衰退,治疗核心疾病的同时要密切观察大小便颜色、牙龈皮肤有无出血、体温、精神状态等细节,提前预判并防范并发症。

3.康复训练不能少:急性期治疗后,要尽早开展语言、肢体康复训练,家人的耐心陪伴和鼓励,对患者恢复有很大帮助。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见习记者|张丽娜 通讯员|李照起 徐莹 编辑|张丽娜
审核|滕璐 终审|李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