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城法院:践行“如我在诉”理念 耐心调解交通肇事案件

近日,一面写有“巾帼风采扬法威,温情办案暖人心”的锦旗送到武城县法院法官宋薇手中。锦旗背后,是一起交通肇事案件双方当事人从剑拔弩张到握手言和的转变,更是武城县法院践行“如我在诉”理念,让司法温度直抵人心的生动诠释。

该案中,原告因这起交通肇事案件带来身心创伤,对被告人充满怨气,明确拒绝任何形式的调解,坚持要求对被告人从重处罚。面对这样的情况,承办法官宋薇认真了解案情,并充分考虑双方当事人实际情况,没有选择简单“一判了之”,而是在明辨是非的基础上,力求抚平当事人伤痛,化解深层次矛盾。

抱着这样的信念,宋薇开启了耐心细致的调解工作。她多次组织双方沟通,一方面静下心来倾听原告的倾诉,用共情疏导其激动情绪,同时结合法律条文细致解读——调解不仅能切实弥补损失,更能避免矛盾进一步激化,保护两个家庭;另一方面,宋薇向被告人严肃阐明其行为的法律后果,引导其正视错误、真诚道歉,并主动承担赔偿责任。

一次次的沟通慢慢消融了双方当事人的隔阂。被告人的愧疚与诚意逐渐被原告接纳,而原告也在法官的疏导下,慢慢放下执念,开始正视现实需求。最终,在法官的见证下,双方达成赔偿和解协议。被告人积极履行了赔偿义务,原告则出具了谅解书,请求法院对被告人从轻处罚。案件的圆满解决,既让原告的损失得到切实弥补,也让被告人在承担责任的同时感受到司法温情,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有机统一。

“坚持践行‘如我在诉’,情法交融才能真正化解纷争。”宋薇表示。武城县法院在处理案件中坚守法律底线,融入人文关怀。从法庭上耐心倾听的眼神,到调解室里反复沟通的身影;从对法律条文的精准适用,到对当事人诉求的细致回应,武城县法院法官们以耐心、细心、诚心化解纠纷,让公平正义转化为群众能感受到的温暖与力量。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通讯员|刘婷婷 编辑|董建新
审核|王贺 终审|杨德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