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度是全年目标的“决胜季”,更是 “创新突破年” 的 “收官检验场”。当前冲刺号角已吹响,德州天衢建设发展集团正以“时不我待” 的紧迫感攻坚克难,以实干作风抢进度、提效能。每一次冲刺都关乎全年成败,唯有全力以赴、敢闯敢试,方能在四季度交出创新突破的亮眼答卷,为全年工作画上圆满句号。现推出《冲刺四季度 打好收官战》专栏,集中展示各公司决战四季度,坚决打赢收官战的生动实践。
今天刊发第六期《高创中心:“双线联动”精准服务 “靶向招商”赋能落地》,敬请关注!
四季度是全年目标冲刺的决胜阶段,也是检验工作成效的收官战场。德州市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紧扣德州天衢建设发展集团“创新突破年”行动部署,围绕招商引资、产业培育与科创服务三大主线,通过创新举措、战略布局与双线联动,成功开辟出一条特色鲜明、质量过硬的发展新路径。截至目前,高创中心累计落地项目61个,去化园区面积2.97万平方米,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创新招商模式
靶向施策破解落地难题
高创中心负责运营中元科技创新创业园、京津冀创新转化(德州)中心、太阳能(德州)小镇三大园区。今年以来,高创中心以“一核两翼”园区布局为载体,针对不同园区定位与产业需求,创新推出“靶向对接、专项服务、资源整合”三大招商模式,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京津冀创新转化(德州)中心依托“京津研发、德州转化”的核心路径,已成为承接京津优质项目的关键载体。此前,众多京津企业虽手握核心技术,却受限于高昂成本、空间制约或产业配套,难以实现项目转化落地。为破解此难题,高创中心主动打破地域壁垒,赴京津冀城市开展精准招商,通过一对一解读区域优势和清单式梳理资源配套,向企业清晰传递“会客厅”的平台优势,切实打消企业落地顾虑;中元科技创新创业园内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企业的个性化需求凸显,高创中心推出“专项化全流程贴心服务”,从需求摸排、审批协调到设备对接、落地保障,全程匹配专属服务团队。大幅缩短入驻周期;太阳能(德州)小镇作为园林式园区,以资源稀有、特色鲜明为定位,高创中心创新“资源整合型招商”思路,整合齐鲁工大、四叶草等优势资源,搭建企业合作平台,成功引入8家企业。
布局新兴产业
竞逐新赛道培育新动能
在产业布局方面,高创中心聚焦人形机器人与低空经济两大前沿领域,通过递进式策略推动技术突破与产业落地。今年4月,高创中心与北京加速进化公司签署战略协议,引进4台BoosterT1标准版机器人,同时,联合山东长臂自动化人工智能公司,围绕场景适配需求不断完善人形机器人功能迭代。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上,高创中心组建“山东德创队”携“小创”亮相参与100米竞速赛,展现技术实力。目前,“小创”已接入豆包大模型,开发舞蹈、踢球等十余项动作。下一步,将承接会议接待业务,实现技术价值向商业价值的转化。
在低空经济领域,高创中心已取得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合格证,盘活太阳能(德州)小镇380亩室外场地用于低空产业业务。于7月与中晟云程签订合作协议,共建无人机培训基地,推动培训业务专业化、标准化。目前,基地已招收学员100余名,低空经济产业生态初具规模。下一步,高创中心将整合资源优势,打造集科普教育、实践教学、科学探索、素质培养于一体的综合性研学平台。
“双线联动”
开拓科创增值服务新路径
高创中心打破传统推广模式,以线下挖需求、线上保衔接实现服务与企业需求的高效匹配。通过“定制化需求摸排与动态跟进+即时响应”机制,已与橙竹新材料、原始天空等10家企业达成合作意向,累计实现科创服务收入152.45万元。线下,高创中心带着“专属服务清单”上门走访,建立需求台账,当场分类标注问题,明确解决路径与对接节点,确保沟通有问有答、有迹可循。线上,通过企业服务群定期推送政策解读与申报提醒,并开通“电话+群内秒回”通道,确保疑问在2小时内得到初步反馈。高创中心还将优化线下走访机制,细化需求台账分类,形成标准化服务流程,推动更多企业达成合作,进一步提升科创服务收入与企业满意度。
“四季度是决胜全年的关键阶段,高创中心将以百米冲刺的拼劲、只争朝夕的干劲、决战决胜的韧劲全力攻坚。我们还将聚焦产业链协同精准引育项目,持续优化园区动态管理;加码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等新赛道布局,推动技术迭代与商业转化深度融合;升级‘双线联动’服务机制,提升科创服务精准度与增值效益。我们将紧盯年度目标补短板、强弱项,确保圆满收官,为德州天衢建设发展集团长远发展积蓄势能,在高质量发展赛道上跑出加速度。”高创中心总经理纪佳莹说。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通讯员|马静 雷静 编辑|赵鑫玲
审核|钟伟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