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 | 增速达8.4%!“工信力量”拼出“德州速度”

9月30日,我市召开“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五场,邀请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楚华卫,市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促进中心主任褚士强,市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主任王德朝,市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促进中心主任刘红出席,介绍市工信局重点工作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聚焦先进制造业强市建设,锚定“三个高于”工作目标,奋力攻坚,主动作为,取得积极成效。关键工业运行指标好于预期、优于同期,1-8月份,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到8.4%,分别高于全省、全国0.2个和2.6个百分点;工业技改投资增速达到7%,较上半年提高了3个百分点。各项工作呈现出蓬勃向上、积极向好的良好态势,我市连续3年获评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连续4年入围全国数字城市百强榜。主要表现在:

产业发展“生态圈”巩固优化。一是优企如云。聚焦骨干企业,实施“双50强”企业培育工程,工业增加值占全市比重超过40%;聚焦中小企业,推进“规下规上—专精特新—单项冠军”梯次培育,今年以来新增小升规企业60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46家,累计培育省级以上单项冠军企业76家。二是聚链扩能。实施“融链固链”行动,举办对接活动67场,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高效开展“遍访总部”活动,推动链上招商,落地总部项目31个,总投资229.94亿元。1至7月份,全市10条制造业产业链营收超过1800亿元。三是集群成势。实施“一县一集群”培植计划,打造错位发展的特色产业集群“雁阵”,累计培育10个省级特色产业集群,居全省第3位。

工业投资“动力源”蓄势赋能。一是设备更新加速起势。抢抓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重大机遇,储备实施709个重点项目,130个项目被工信部纳入首批专项再贷款项目库,数量居全省第2,53个项目成功争取国家、省技改设备更新政策资金1.53亿元。高质量实施省市重点技改项目325个,组织大规模银企对接,创新打造“CGO+金融伙伴”服务模式,帮助企业贷款授信32.18亿元,带动投资260多亿元。二是重点项目拉动明显。实施“百项百亿”计划,挖潜拟投产项目224个,预计形成实际产值100亿元,其中,51个年新增产值亿元以上企业和项目,1-8月新增产值近70亿元,上拉全市规上工业产值3个百分点。三是创新驱动质效提升。实施省级企业技术创新项目81个,打造省级“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26个,居全省第1位。泰山体育“碳纤维智能场地自行车”作品荣获“省长杯”工业设计大赛金奖,实现我市该奖项“零”的突破;9项产品入选“山东制造·齐鲁精品”榜单;84项产品产能、占有率居全国或全球第1。

数字经济“强引擎”融合发展。一是实施数字化转型提标工程。开展千企诊断、万企上云行动,完成710多家规上工业企业诊断,全省首创工业“用云量”指标体系,动态监测上云企业9600多家,引导510多家企业实现转型。“一月一行业”召开数字化转型现场会7场,典型引路,标杆示范,效果显著。建立“顾问+雇员”的帮扶模式,“一业一顾问”,帮助企业明晰数字化转型路径,“一企一雇员”,提供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累计培育省级数字经济“晨星工厂”511家,全省最多,11个县市区入选国家产品主数据标准县域试点,全国最多。二是实施数字产业化提质工程。优存量,6英寸、8英寸硅片项目满负荷生产,产能分别占到国内市场的20%和10%;有研艾斯12英寸大硅片项目通线量产;扩增量,先导科技激光雷达及传感器件产业化项目开工建设;大运河元宇宙产业创新园项目落地德州。今年以来,先后签约数字经济项目21个,在建项目31个。三是实施数字基础设施夯基工程。累计建设5G基站1.3万个,鲁北大数据中心一期项目建设运行。开展“千兆用户”点亮行动,改造升级宽带低速终端设备40多万个,惠及100多万群众。

企业服务“定心丸”提振信心。市工信局抓住企业发展主要矛盾,以实际服务行动换取企业信任支持,做到“新时代工业战线鱼水一家亲”。一是建立服务企业直达机制。成立工信系统服务队,服务双“50”强、“专精特新”和“创小”等企业1000多家。二是建立密切联系企业调研会议制度。组织重点企业定期召开调研会议,深度掌握企业、产业运行状态,共商共研,助力发展。三是开展“解难题、提信心、促发展”专项活动。针对企业反映的融资困难、库存积压等七大类问题,按照“能办快办、应办尽办、难办讲清、择机再办”的原则,分级分类,归口办理,目前已征集企业诉求95项,其中县级层面协调解决66项,市级层面解决29项。

下一步,市工信局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以工业经济头号工程为牵引,坚定不移向深化改革要动力,切实扛牢工业经济稳增长重大责任,加快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充分释放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效能,切实提振发展信心,激发企业增长活力,推动工业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努力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德州篇章贡献更大工信力量,以优异成绩为新中国成立75周年献礼!

答记者问

我市在专精特新企业培育方面取得了优异成绩。近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下一步市工信局将如何引导中小企业走好专精特新发展道路呢?

王德朝:

近年来,市工信局聚焦中小企业全生命周期,实行中小企业梯次培育,助力更多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企业茁壮成长。截至目前,全市拥有创新型中小企业1300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712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8家,其中创新型中小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均列全省第七位,均比上年度上升两个位次。德州市连续三年跻身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2023年位居第62位,这其中“专精特新”企业贡献很大。

下一步,为做好优质中小企业培育工作,市工信局将从以下方面发力:

一是强化分类培育。逐步建立“规下样本企业—小升规企业—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单项冠军企业”的梯次培育体系,围绕中小企业成长全周期,分级筛选,分类培育,动态管理,建立培育库,制定入库标准和培育方案。目前已筛选1000家重点中小企业入库。

二是强化服务赋能。建立联系服务企业直达机制,为入库的1000家重点中小企业配备工信系统首席政府服务官,帮助企业解决发展困扰,一对一指导企业分步提升。联合齐鲁工大、德州学院等博士专家,开展产学研合作对接,联合开展技术研发,增强入库企业创新能力。开展优质中小企业提升专题培训,提升中小企业战略、管理、创新能力。组织召开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现场会,进行典型企业培育成果现场观摩,交流优质企业培育经验,进一步提升培育能力,增强企业成长动力。

三是强化政策供给和指导。将继续完善优质中小企业培育政策,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加大惠企支持力度,如对新认定的国家级、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分别给予30万元、10万元一次性奖励。同时,积极争取国家、省支持政策,加快政策落地。计划编制《德州市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推动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引领我市中小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四是强化成果运用。利用好专精特新荣誉,降低企业综合交易成本。调动科研院所、金融机构、服务平台、商会协会等资源,优先服务保障专精特新企业。发布专精特新企业“金融白名单”,定期向金融机构推送。组织开展融链固链专项行动,围绕产业龙头企业需求,鼓励专精特新企业找准产业定位,开展延链补链精准对接、合作挖潜、资源共享共用,提升专精特新企业竞争力。开展专精特新企业宣传推介,打造“德州精工”工业品牌,着力展现我市优质中小企业独特魅力。

围绕大规模设备更新,市工信局今年是怎样推动工业技改工作的?

刘红:

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将有力拉动投资,既利当前、更利长远。今年以来德州市工信局积极贯彻落实国家、省市相关会议精神,科学谋划、精准施策,全力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强力拉动技改投资回升。1-8月份,全市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7%,较上半年增长3个百分点。150个市级重点工业技改项目完成年度投资142.2亿元,年度投资完成率达到70.68%,工业技改稳步增长。

一是强化顶层设计。印发《关于支持企业技术改造促进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德州市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德州市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的实施方案》,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群化发展方向,深入实施高端化跃升、智能化改造、绿色化转型、本质安全提升、优质设备供给等“五大行动”,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市提供有力支撑。  

二是抓好项目建设。坚持“项目为王”,强化项目“谋划储备-开工建设-竣工投产”全生命周期服务。建立全市技改项目动态谋划优选机制,结合国家、省重大政策和产业规划布局,常态化开展项目谋划储备。强化省市重点技改项目分类分级管理,积极组织开展技术改造供需对接活动。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强化部门联动,主动靠上服务,协调解决项目用地、用能等问题,力促重点项目早开工、快建设、早投产。

三是强化政策支持。加强政策宣贯,及时精准推送惠企政策,积极争取技改专项贷贴息、技改设备奖补、财政资金股权投资、超长期国债等国家和省级支持政策。2024年,我市18个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项目获银行授信32.18亿元,12个项目获1.4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7个项目获得省技改专项贷贴息资金超380万元,34个项目入选省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奖补资金项目名单,奖补数量居全省第5位。

下一步,市工信局将继续聚焦“五大行动”,联合有关部门积极争取设备更新和技改奖补、专项再贷款等政策,统筹用好市级财政工业发展专项资金,切实以设备“换新”激发发展活力。

请简要介绍下,先进制造业强市战略实施3年来,制造业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的成效。

刘红:

近年来,我市深入实施产业链链长制,集中力量做优做强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等13条标志性产业链,以培育链主企业为核心、上下游融通为主线,全力打造一批具有德州特色、省内有竞争力、全国知名的产业链条。今年1-7月份,制造业产业链实现营收1883.87亿元,同比增长2.24%(高于全部规上1.14个百分点);实现利润104.32亿元,同比增长27.42%(高于全部规上7.61个百分点)。累计培育集成电路、锂纳电新能源、碳基新材料等省级以上产业集群18个。主要工作:

一是健全推进机制。在全省率先推行产业链“链长制”,由市委书记、市长任总链长,13名市级领导兼任各产业链链长,累计发布产业链专项规划、专项政策29个、成立行业协会7个,连续4年高规格召开先进制造业强市建设工作会议,连续3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

二是出台支持政策。着力发挥政策对产业发展的导向引领作用,先后出台《德州市先进制造业强市建设若干意见》《支持企业技术改造促进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措施。近3年市级财政累计安排5.2亿元专项资金,以完备的政策体系“真金白银”支持制造业发展。

三是壮大主导产业。推动延链补链升链,编制产业发展规划、产业链一体化发展图谱,深化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产业合作,延补产业链条,优化产业布局。截至目前,“遍访总部”286家,促成落地项目110个,总投资611.7亿元。今年以来,共举办各层次产业发展峰会论坛512场,市级以上融链固链专项活动67场次。  

四是培育优质企业。以实施“双50强”企业培育为牵引,鼓励73家链主企业和175家关键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实现差异化供给,不断拓展新赛道。截至目前,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产品)达到12家、省级64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8家、省级712家,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932家,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1300家,每万人口拥有发明专利量达到9.15件,增长率居全省首位。

五是提升产品品质。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强化技术支撑,推动产业链提质升级,我市已有84项产品产能产量或市场占有率列全球或全国第1位,41项制造工艺全球领先或国内首创。其中,17项产品产量或市场占有率列全球第1位,先进制造业质量竞争力不断提升。

下一步,市工信局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双线工作法”,以集成改革的方式抓好产业链综合协调及服务工作,不断增添发展新动能、拓展发展的新空间。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报告明确提出要“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对加快推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进行了部署。请介绍一下我市在加快推动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方面采取的举措以及取得的成效。

褚士强:

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全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大力实施先进制造业强市、数字强市战略,加速推进工业企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取得了积极成效。我市连续四年入围全国数字城市百强榜。主要做法和成效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抓创新突破,持续深化数字化转型服务。全省率先建立“一月一行业”数字化转型现场会机制,先后举办纺织、食品、装备、化工等7场重点行业数字化转型现场会,精准引导企业“看样学样”。全省创新建立“顾问+雇员”数字化转型服务模式,联合西北工大共建“5G+工业创新”实验室,实施“百名首席数字服务官进千企”工程,“一企一策”帮助企业转型升级。全省首发工业“用云量”指标体系,动态监测上云企业突破9600家,1-8月份,用云量规模同比增长37.28%。

抓标杆引领,不断放大数字化转型效应。优选数字化基础较好企业,“一业一标杆”树立示范,典型引路,以点带面,带动提升全行业智数水平。实华化工、立尊焊丝入选国家级智能制造优秀场景,华鲁恒升入选工信部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迈艾木等4家企业入选省数字化转型揭榜挂帅试点项目。目前全市已培育省级“数字经济总部”5个、“晨星工厂”511家,均居全省第一;184家企业入选省级DCMM贯标试点企业,位列全省第三;11个县市区入选国家产品主数据标准(CPMS)试点县,入选数量居全国首位。

抓培训赋能,有效提升数字化转型能力。印发实施《德州市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培训工作方案》,“线上+线下”双轮驱动,“省市县”三线联动,全面铺开数字化转型培训。目前已开展数字化转型培训活动31场,覆盖全部规上工业企业。积极开展国家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双走进”活动,组织全市暖通空调、高端装备、纺织、新材料、化工等100多家企业与专家面对面交流,进行供需对接,帮促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

下一步,市工信局将深入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坚持以推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提升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水平为关键底座,坚持场景牵引和问题导向,进一步强化政策引领、优化转型路径、深化服务供给,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更好助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董天力 编辑|高红岩
审核|张晓航 终审|朱代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