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代表团审议省政府工作报告 韩寓群孙立成林峰海宋军继田卫东朱开国发言

1月20日下午,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德州代表团审议省政府工作报告。

省委原副书记、原省长韩寓群,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孙立成,省政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林峰海,副省长宋军继,省人大法制委员会主任委员张振忠、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李长胜、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牛保平,省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马立新,省纪委常委、秘书长周鹏参加审议。

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田卫东主持审议。市委副书记、市长朱开国,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景文新、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许勍等参加审议。

韩寓群说,政府工作报告总结去年工作客观全面、实事求是、振奋人心,部署今年工作目标明确、路径清晰、重点突出,是一个求真务实、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汇聚民意的好报告。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省委、省政府团结带领全省上下,统筹推进稳增长、提质效、推改革、防风险、惠民生各项工作,全省经济保持稳中向好、进中提质的良好态势,现代化强省建设迈出坚实步伐。报告从十个方面科学谋划了今年重点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近年来,德州市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统筹推进改革创新、产业转型、乡村振兴等各项工作,取得好的成效。报告中提到很多“德州元素”,要认真研究谋划,抓好贯彻落实。工作中,要注重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统筹发力,抢抓机遇,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创新,强化人才招引,推动各项重点工作落细落实,为现代化强省建设贡献更多德州力量。

孙立成说,完全赞同政府工作报告。过去一年在省委坚强领导下,全省上下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坚定扛牢“走在前、挑大梁”的使命担当,综合施策、精准发力,全省经济运行“稳”的基础更牢固,“新”的动能更强劲,“进”的态势更明显,交出一份优异答卷。做好今年各项工作,关键在于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为根本遵循,凝心聚力抓好落实。要坚定信心找准结合点,锚定“走在前、挑大梁”,立足国家所需、山东所能,谋深谋实标志性改革、创新性举措、牵引性项目。要抢抓机遇培育增长点,用足用好政策机遇,紧盯重点任务,放大“组合拳”效应,厚植发展优势,扩大优质增量、盘活存量,培育经济新增长点。要坚守底线防范风险点,坚持居安思危,树牢底线思维,坚持标本兼治、远近结合,完善风险防范长效机制,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过去一年,德州市发挥战略机遇叠加优势,强化特色产业支撑,集聚高质量发展势能,取得可喜成绩。希望保持战略定力,深化改革创新,持续增强动力、挖掘潜力、释放活力,为全省发展大局多作贡献。

林峰海说,报告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讲成绩实事求是,讲思路科学清晰,讲措施重点突出,是求真务实、凝心聚力、催人奋进的好报告。总结报告特点,一是扬眉吐气。报告从六个方面总结成绩,用六个“扎实抓好”概括重点工作和主要做法,抓到了点子上、关键处。二是勇挑重担。报告提出坚定扛牢经济大省的责任担当,努力建设北方地区经济重要增长极,既贴合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走在前、挑大梁”的殷切嘱托,也与省委经济工作会议要求相契合,完全符合我省实际。报告提出三个“牢牢把握”,强调十个“下功夫、求实效”,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理清了思路。三是催人奋进。今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十五五”谋划之年,省委、省政府已经吹响冲锋号,全省上下铆足了干劲。德州要深入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发挥优势,做强长板,补齐短板,高标准谋划推进今年各项工作,为加快推进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作出德州贡献。

宋军继说,报告锚定“走在前、挑大梁”,总结成绩客观实在,制定目标科学合理,思路举措清晰有力,彰显了牢记嘱托的坚定行动、求实务实的工作作风、勇挑大梁的责任担当和狠抓落实的鲜明导向。要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化项目、平台、企业等一体化布局,提升创新成果转化效能,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要大力实施消费提振专项行动,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深入开展“万企出海、鲁贸全球”外贸突破计划,确保外贸总量稳住、结构向优、效益提升;抓紧抓牢重大外资项目落地,推动外资企稳回升。要持续提升综合交通枢纽能级,畅通海运、空运、陆运,积极构建国际物流大通道。要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加快建设“6997”现代化工业体系,塑强现代产业新优势。去年以来,德州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希望更好发挥独特的区位优势,做好“北接南融”大文章,着力在扩大内需、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上加力突破。

田卫东说,报告通篇贯穿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重要指示要求,符合山东实际,是一个政治坚定、求真务实、催人奋进的好报告。落实好报告精神,关键要坚持干字当头,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市、区域消费中心城市、食品名市、特色体育名城,为全省“走在前、挑大梁”贡献力量。全力争取释放政策红利、战略红利、人才红利,更大力度抓住用好国家一揽子增量政策和省系列“政策包”,更大力度服务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和省级战略,更大力度实施人才“北接南融”行动。全力抓好产业、消费、投资三个增量,建设全国集成电路关键材料生产基地,擦亮体育产业等“城市新名片”,年内打造高端化工、食品加工两个千亿级产业。以承办全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为契机,加快打造北方地区有影响的影视基地,实施黄河、大运河“两河牵手”工程,培育文旅产业新增长点。持续开展服务业六大攻坚行动。突出抓好726个省市县重点项目。全力保障改善民生,提升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实力和影响力,建设职业教育先进城市。

朱开国说,报告高举旗帜、开拓创新、鼓舞人心。我们将对照报告找机遇、找任务、找办法,全面抓好贯彻落实。在经济稳定增长上加力提效,抓好726个重点项目,畅通循环、稳定增长。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加力提效,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在厚植战略新优势上加力提效,推进10个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专项,实施一批济南都市圈标志性工程。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上加力提效,推动城市更新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在乡村全面振兴上加力提效,推进“吨半粮”扩面提质,加快小城镇宜居兴业富民融合发展。在保障改善民生上加力提效,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维护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王大山、常怀春、杜海霞、冯红梅、张洪昌、张传军、秦庆平等7位代表也作了发言。

省农业农村厅、省信访局有关负责同志列席会议。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王贺 编辑|高红岩
审核|张晓航 终审|朱代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