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市委书记田卫东到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德州医院中心院区调研卫生健康工作,强调要深化我市卫生健康领域改革,扩大优质医疗资源服务供给,高质量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充分彰显了市委、市政府对卫生健康事业的高度重视和对百姓健康的关心关切。
就在前不久,2023年度三级公立医院“国考”放榜,齐鲁医院德州医院斩获A+等次,以优异的绩效监测结果成功跻身全国三级综合医院前10%,创下我市医疗单位的最佳等次与排名。这份亮眼的“国考”成绩单,既是齐鲁医院德州医院合作共建成果丰硕的体现,更是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所取得成绩的认可。
2021年,为改变德州市优质医疗资源短缺的现状, 让患者不再“北上南下”奔波求医,市委、市政府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开启齐鲁德医全面合作共建。2022年1月,德州市人民医院融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一体化管理,正式更名为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德州医院,全面开启了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的“齐鲁-德州”模式。
作为山东省首个综合性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2024年6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德州医院中心院区投入使用,从此,德州市民足不出市就能享受到省内乃至全国一流的优质医疗服务。
市委、市政府把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列为全市重点民生项目,举全市之力保障各项工作顺利推进。在申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重点项目的基础上,德州坚持高起点、高标准规划,投资近50亿元,出台21条政策清单,成立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重点项目建设指挥部推动项目高效建设。
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重点项目建设指挥部协调各部门共同推进项目进度,做到“医院墙外的事政府全包”;市卫健委积极布局规划,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凝聚帮扶合力,在医疗资源整合、重点专科建设、中心院区启用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和协助;市财政支持医院引进达芬奇机器人系统、AI智能磁导航系统、智慧化手术室等高精尖医疗设备,为高水平诊疗提供了强力保障。
“市委、市政府与齐鲁医院的大力支持,让我们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步伐走得更加快速、坚定,凝聚合力促进医疗服务水平全面提升。”齐鲁医院德州医院党委书记王振东说。
政府主导的“高位推动”模式,使德州医院在同批次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里,建设速度名列前茅,成为全国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的“优等生”,也让德州医院焕发出勃勃生机:
省级专科、学科、实验室数量从3个增至17个,实现了省医药卫生重点学科、省医药卫生重点实验室、省临床精品特色专科、科研成果转化的4个“零”的突破;
齐鲁医院派驻10余名专家担任学科带头人及科室主任,指导各科室开展手术3000余台次,研发新技术近400项;
引进多项复合手术技术和人工智能辅助手术等新技术、新项目,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四级手术量及微创手术量增长率年均超过20%;
医院硬件设施同步实现全面升级,中心院区一期于2024年6月全面启用后,新增床位1840张,34个临床科室入驻并顺利开诊;
各类先进医疗设备12000余台(套),其中包括多台国际领先的尖端医疗设备,融合院内云、物联网,规划5G专网,引入AI和临床决策支持系统(CDSS)等创新技术,实现与齐鲁医院的全面互联互通,将智慧医院建设推向新高度。
“合作共建不是简单的挂牌合作,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任重道远。我们将把取得的成绩作为前进的动力,让老百姓在家门口享受到更优质的医疗服务。”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王东海深有感触地说。
3月31日,市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周春华主持召开卫生健康委主任办公会议,提出将研究建立支持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的协调机制,高效解决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堵点问题,进一步保障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高质高效推进。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杨鸣宇 刘春杨 通讯员|袁景艳 王晓亮
编辑|高玉梁 审核|冯光华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