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走进凯盛晶华玻璃有限公司,800米超白玻璃基板生产线开足马力,机械臂来回抓取,转瞬间一块高透光玻璃便走下生产线。凭借先进技术工艺,凯盛晶华高透光玻璃一等品率及成品率稳定在94%以上,这一指标较行业平均水平高出5至10个百分点,企业在省内市场占有率稳居前列。
“我们加快推进从传统建筑玻璃向高端玻璃制造的转型升级。”凯盛晶华玻璃有限公司负责同志表示,过去公司主要生产4至6毫米的建筑玻璃,如今通过实施系列技术改造项目,产品结构正拓展至超白玻璃、光伏玻璃等高端领域,紧盯市场前沿,产业持续向精深加工延伸。今年公司生产的优质浮法玻璃原片首次实现海外销售,产品成功打入非洲、东南亚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这标志着晶华玻璃国际化战略迈出关键一步。
凯盛晶华玻璃有限公司的发展历程,是传统玻璃企业转型升级的典型案例。公司前身为晶华集团振华玻璃公司,借助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通过“退城进园”实现产业升级。他们与中国建材集团子公司凯盛科技集团公司达成合作,合资组建凯盛晶华玻璃有限公司,加快实施技改提升项目,全力延长产业链条,一期项目600T/D超白玻璃基板生产线、二期项目800T/D特种玻璃生产线先后建成投产,企业发展迈向更高水平。
“2018年,公司投建的600T/D超白玻璃基板生产线,成为国内首条能够以5.2米宽玻璃板生产2毫米、3毫米及1.6毫米薄玻璃的生产线,随着后续800T/D特种玻璃生产线的建成投产,公司实现双线并行生产,行业领先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公司党总支书记、董事、总经理王中亮介绍,这两条生产线均采用了国内领先的浮法玻璃第二代技术,生产的高端玻璃广泛应用于建筑节能玻璃外墙、太阳能光伏以及汽车制造等多个领域。公司引入国际先进的浮法玻璃熔窑节能综合技术,及时回收烟气余热,使富氧燃烧玻璃熔炉的节能效率提升30%以上。
凯盛晶华玻璃有限公司聚焦高端客户、头部企业需求,不断拓展产品规格种类,赢得了客户的高度评价。公司正规划建设中国建材集团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基地,全力打造“高端玻璃看德州”品牌。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杨德林 通讯员|周国庆
编辑|高玉梁 审核|冯光华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