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环境与食品药品犯罪侦查
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
他默默耕耘、屡建奇功
从侦破跨省走私案件
到铲除制售假劣食品窝点
从线上追踪线索
到线下突击收网
他以智慧、坚韧与细致
切实守护百姓
“舌尖上的安全”和市场秩序的稳定
【人物档案】
王帅,男,34岁,德州市公安局德城分局环境资源和食品药品犯罪侦查大队民警。2016年参加公安工作,先后在刑警队、派出所、环食药侦大队岗位锻炼。从警近10年来,他屡破大案要案,侦破刑事案件10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00余人,攻坚公安部督办案件5起,荣获个人三等功、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是群众眼中的“安全卫士”,同事心中的“破案尖兵”。
在干中学、在战中练
成就环食药侦“行家里手”
环食药侦领域专业性强、知识更新快,案件涉及食品、药品、环境、知识产权等多个方面,不仅要求民警懂法律、懂侦查,还要熟悉行业特性、掌握专业鉴定知识。2022年,王帅刚调入环食药侦大队时,面对这一全新领域,他深感责任重大。他深知,食品药品环境安全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知识产权则关乎企业的创新发展和国家的经济秩序,只有自身能力过硬,才能真正打击犯罪、守护民生。
为此,王帅把学习作为第一要务。他系统研读《食品安全法》《药品管理法》《环境保护法》《商标法》等法律法规,反复翻阅既往案卷,总结类案规律和侦办技巧。他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常见假劣商品的识别方法,了解环境污染鉴定流程,研究化妆品成分标准和农兽药使用规范。大队老同志多、经验丰富,王帅就主动靠上去学,争着参与案件办理,虚心请教审讯策略和取证要点。他常说:“案子不能白办,每办一起都要留下经验。”
连破大案守护市场公平
做企业创新发展的“护航人”
“营商环境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我们的工作就是要坚决打击一切破坏市场秩序的犯罪行为。”这是王帅始终坚守的工作信念。他也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环食药侦民警的经济护卫使命。
2023年1月,德城区烟草专卖局向公安机关移送一条线索:有人在辖区内暗中销售“加热不燃烧”类新型非法卷烟,严重扰乱本地烟草市场秩序。该类卷烟未经许可进口,逃避国家税收,且质量缺乏监管,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王帅意识到案情的严重性,迅速牵头成立专案组展开侦查。
犯罪团伙组织严密、反侦察意识极强,采用新型犯罪方式运作,传统的侦查手段难以奏效。面对困局,王帅没有气馁,他重新调整思路,带领团队成员寻找蛛丝马迹。那段时间,专案组办公室灯火常明,每个人眼前都是成堆的流水账单和通讯记录。通过对上千条资金往来和数百个关联账号的“地毯式”排查,一条通过“人肉带货”从韩国、日本夹带入境,再经由多级代理销往全国20多个省市的走私网络逐渐浮出水面。
为彻底摧毁这一跨省犯罪团伙,王帅带领队员先后赶赴广东、上海等多地开展外围取证和蹲守摸排。南方夏季潮湿闷热,他们一蹲就是数小时,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为摸清囤货仓库的具体位置,他们连续多日在城中村内走访;为厘清物流发货规律,他们彻夜守在物流园区记录车辆信息。面对南北语言、习俗差异,他们逐户走访商户,用耐心沟通获取关键证言。经过三个多月的艰苦奋战,抓捕时机终于成熟。王帅带队同步收网,一举抓获以宋某、王某为首的犯罪嫌疑人,该案的成功侦破,有力震慑了非法经营烟草制品的犯罪行为,净化了市场环境,获得了企业和群众的高度认可。
坚守舌尖安全防线
做百姓健康安全的“守护者”
“食品安全无小事,每一起案件都关乎群众的生命健康,容不得半点马虎。”在王帅看来,打击食品领域犯罪,既是职责所在,更是对“人民公安为人民”誓言的践行。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日益提升,“减肥”成为热门话题,一些不法分子却利用群众“想瘦、怕麻烦”的心理,制售含有违禁成分的减肥食品,埋下健康隐患。
2023年10月,市民小孙来到大队报案,称其在网上购买了一款宣称“不用节食、不用运动,月瘦20斤”的减肥食品,服用后出现严重心慌、失眠、心悸等不良反应,甚至夜间无法正常休息。王帅接报后高度警觉,第一时间将涉案食品送检。检测结果显示,该产品中含有国家明令禁止在食品中添加的“西布曲明”成分。该成分副作用大,可导致心血管疾病,早已被禁用。
“必须尽快端掉窝点,防止更多人受害!”王帅立即组织警力成立专案组开展侦查。通过小孙提供的购买链接和快递信息,他们顺藤摸瓜锁定了卖家的发货地址,位于邻市的一个居民小区。为避免打草惊蛇,王帅化妆成快递员多次抵近侦查,发现该小区某单元楼内不仅有人员频繁出入,还时常有包裹批量寄出,且包裹包装极为隐蔽,以“日用品”纸箱作为外层掩护,内里装着印有“奶片”标识的小包装,可这些包装里的东西并非奶片,而是添加了违法成分的减肥药。
经过数日的蹲守,王帅摸清了犯罪团伙的作息规律和人员结构:该团伙以李某为首,租用居民房作为“黑作坊”,从非法渠道购买原料后自行灌装、包装,再通过微信、电商平台销往全国。2023年11月,王帅带领队员实施抓捕,当场抓获犯罪嫌疑人7名,查获含有“西布曲明”的减肥食品5万余粒,涉案金额达300余万元。面对铁证,犯罪嫌疑人李某如实供述了制售非法减肥食品的犯罪事实。该案的侦破,及时阻断了一批问题食品流入市场,保护了上千名消费者的健康安全。
在打击犯罪的同时,王帅更注重“源头治理+长效监管”。他充分发挥“行刑衔接”机制作用,主动与德城区市场监管局、农业农村局建立联系,长期开展联合执法,对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农贸市场、网络电商平台进行专项检查,从源头遏制违法犯罪;走进社区、学校、企业开展食品安全宣传,通过案例讲解、实物展示、互动问答等形式,向群众普及“如何辨别问题食品”“购买食品注意事项”等知识,逐步形成“全民参与、共治共享”的食品安全防护网。
初心如磐使命在肩
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
从警近10年,“出差”是王帅工作的常态。有时是为了摸排线索,在陌生城市蹲守数周;有时是为了抓捕嫌疑人,连续熬夜作战;有时是为了固定证据,往返多地调取资料。家里的大小事全靠妻子一人承担:孩子生病时,他在外地办案,只能通过电话叮嘱妻子注意照顾;父母生日时,他在单位加班,只能委托妻子儿子送去祝福。
“爸爸,你什么时候回家啊,我们都想你了!”视频电话那头,三个小家伙挤在屏幕前,小脸蛋贴着镜头,稚嫩的声音争先恐后地钻进耳朵时,他正带领队员在千里之外的广西抓捕犯罪嫌疑人。为了不影响工作,他匆匆安慰儿子几句,便挂断了电话,转身投入到紧张的布控中。“对家庭,我有太多亏欠,但穿上这身警服,就意味着责任和担当。”王帅说,每次看到案件侦破后群众满意的笑容,看到市场秩序恢复正常,就觉得所有的付出都值得。
作为环食药侦领域的“多面手”,王帅深知“打铁还需自身硬”。环食药侦案件涉及环境、食品、药品、知识产权等多个领域,专业性强、新型犯罪多,为了应对日益复杂的侦查形势,他养成了“挤时间学习”的习惯,遇到新型案件,他第一时间研究虚拟币交易取证、网络电子数据固定等新技术。
从社区民警到环食药侦尖兵,从青涩新人到破案能手,王帅用10年时光,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的警察故事。他说:“环食药侦工作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关系着每一个人的衣食住行,守护好这份‘民生安全’,就是我对这身警服最好的致敬。”如今,他依然奋战在打击违法犯罪的最前沿,用汗水和热血,为德城百姓筑起一道坚实的“安全防线”,用忠诚和担当,诠释着新时代公安民警的初心和使命。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 | 芦瑞瑞
审核 | 冯光华 终审 | 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