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德州市政府新闻办召开“走在前,开新局”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夏津县专场,夏津县工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书博介绍夏津县如何推进先进制造业强县建设。
2022年,夏津县围绕纺织服装、农副产品深加工和高端装备三大主导产业,以产业链长制为引领,全力实施“五+赋能”工程,培植企业做大做强,有效提升了产业优势,强力推进了先进制造业强县建设。
一 | 实施“产业+”,打造“双百亿”级集群 |
依托“中国纺织名城”、“中国食品工业强县”、“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等荣誉,积极与中纺联、中国纺织服装协会对接,全力推动产业集群向高端化、品牌化发展。1-8月份,全县126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22亿元,同比增长24%。其中,纺织服装产业1-8月份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48亿元,同比增长5%;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49亿元,同比增长62%;高端装备产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8.4亿元,同比增长5.7%。三大主导产业占全部规上产值比重达到91%,产业集聚度明显。鸿泰鼎、千喜鹤等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纷纷投产,进一步增强了集群实力,纺织服装、农副产品深加工两个产业集群规模超过百亿,实现了历史性的飞跃。
二 | 实施“政策+”,推进链主企业做大做强 |
制定《夏津县主导产业链链长制工作方案》,按照三大主导产业进一步细分为5个产业链,相关县领导任链长,主导部门牵头,协同推进产业发展;出台《夏津县科技引领智慧赋能支持产业集群发展20条意见》《关于“稳经济 促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金融服务经济大盘工作的意见》等产业发展政策,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创新能力提升、紧缺人才引进、数字化发展,形成了主导产业为支撑、高新技术企业为引领,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遍地开花的先进制造业强县体系。今年以来,争取并发放各类奖励资金1665万元,有利促进了企业做大做强,其中,千喜鹤1-8月份产值达12.16亿元,发达集团1-8月份产值达8.8亿元,同比增长27%,华芳纺织1-8月份产值达8.32亿元,同比增长44%,链主企业带动作用明显。
三 | 实施“平台+”,形成梯次培育新格局 |
建立企业CGO首席政府服务官制度,一对一服务企业发展;开展送政策、解难题等活动,实施“一企一档”,建立优质中小企业培育库,着眼精准帮扶,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今年以来,帮助中新科农认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恒发纺织、博奥电器等8家企业被认定为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朝阳轴承被认定为省级工业设计中心;鲁控电力获批市级“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称号;禾势兄弟、世商焊材等7家企业被认定为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四 | 实施“技改+”,促进企业智能绿色发展 |
通过政策引导,进一步鼓励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加快优质企业“设备换芯、生产换线、机器换人”的步伐。2022年,全县共实施重点技改项目41个,其中总投资11.2亿元的7个市级重点技改项目,1-9月份完成投资8.15亿元,预计制造业技改完成投资7.5亿元,同比增长6%。今年以来,共为18家企业申请各类技改补贴约1300万元。
五 | 实施“数字+”,赋能行业信息化提升 |
积极培育数字化示范企业,全力助推产业数字化转型。推进仁和纺织“细纱在线”信息化平台建设,实现对生产全程状态有效跟踪,减少用工和耗能,成为纺织产业标杆;朝阳轴承实施“数字车间”信息化平台建设,实现数据在线采集共享、实时监测、产品全程可追溯;业源食品建设“肉食加工”信息化平台,实现屠宰、熟食等生产环节全过程监测,产品质量全方位提升。同时,鼓励企业开展两化融合贯标,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目前,已有鲁控电力、博奥电器等4家企业获得国家级两化融合贯标企业称号;欧瑞电子、中新科农、天润纺织等7家企业获得DCMM数字应用能力试点企业称号,其中,瑞鑫纺织已通过二级贯标认证。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王德鹏 编辑|王琳
审核|张晓航 终审|朱代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