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周末|总有一个梦想 让我义无反顾(外三篇•首)


乐园(黑翅长脚鹬)   张立新  摄


总有一个梦想  让我义无反顾

▢文/图 高吉超

7月1日是党的生日,作为一名有着 31年党龄的共产党员,在这个激动的时刻,有一句话一直在耳边回响:“总有一个梦想,让我义无反顾。”



这句话是我敬重的一位央企领导——中国机械科学总院中机寰宇党委书记、董事长付志坚讲的,这句话始终激励着我,并伴随我招引这个项目的整个过程。这件事成为我招商故事中一个重要的励志故事,也成了“细节决定成败”“梦想一定要有的,万一要实现了呢!”“努力必定有回报”“不干是最大的风险”的最好的诠释。

在经济战线做了多年的招商引资工作,走过了四季,经历了风雨,拜谒了众多有成就的企业家,每位企业家都有他可爱可敬的独到之处,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很多,学到了很多,也亲历了成功的酸甜苦辣。鲁迅先生说:“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每个人都向往成功,成功之路也各不相同,拿招引中机寰宇的过程讲,成功不仅需要对专业知识、专业规划、行业发展的掌握和理解 ,成功也需要心与心的碰撞,需要众志成城,成功更需要追逐梦想,义无反顾。

信念是金,执着是钢,回首来时的路,从付志坚董事长创梦之初,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过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争取一个区域布点的办事处,到建设了一个一流的大基地,不仅提升了产业生态,也填补了区域空白,可谓“不忘初心”。

“成功总在风雨后”,成功也没有休止符,成功更没有秘诀。在勇于担当、激情澎湃的时代,只要您遇到对的事、遇到干事的精英、朝着正确的方向奋斗,坚韧不拔,矢志不渝,义无反顾,梦想就会越来越靠近,队伍就会越来越壮大,幸福也会越来越现实。

低头沉思过往,抬头仰望未来,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者正青春!


偶遇周令飞

戴连强

今年5月23日,因公前往绍兴考察文史工作,住进著名的咸亨酒店。酒店前有孔乙己的塑像。晚饭时,我们吃到了茴香豆。饭后参观了鲁迅故居、鲁迅纪念馆和三味书屋。在灯光昏暗的后园,我们找到了蜡梅树,找到了一棵枣树,却没有发现另一棵枣树。在三味书屋,我还买了一袋茴香豆和一把写有“读书须眼到、口到、心到”的戒尺。



第二天吃早餐时,在餐厅不期而遇鲁迅之孙周令飞。他也在吃早餐,虽然是第一次见到他,但我确信不疑,只见他国字脸,乌黑的头发和胡子,穿着洁白的长袖衬衫,酷似鲁迅的形态。虽然我一向不喜欢追星,但见到他还是心里有点小激动,想和他一起合个影。等他吃完主食,面前只有一杯咖啡时,我向服务员又确认了一下,便慢慢走到他面前,低下头说:“请问您是周先生吧!我是德州市政协的戴连强,想和您合个影。”他点头称是,并摆好姿势。他对面和他一起吃饭的一位女士,放下手中的餐具,接过我的手机,给我们拍照。


戴连强(右立者)与周令飞

虽然周令飞不知道我是谁,但我对他并不陌生。前几年在鲁迅先生逝世80周年纪念日时,我在视频上看到了媒体对他的采访,因而印象深刻。他在采访中说,“自己上学后当讲到鲁迅的课文,大家知道了我的背景后,我就在众目睽睽之下每天被指指点点。同学们经常说,‘又要背你爷爷的文章’。”他最不会写作文,但别人都不相信,“因为我是鲁迅的孙子”“要我写通讯报道,我最不会写的就是作文,他们不信,就得写,因为我是鲁迅的孙子。”当然他还讲述了很多有趣的事,曾经一度冲上热搜。在头一天晚上参观鲁迅纪念馆时,我们也关注到了周令飞的图片资料。

社会上之所以关注周令飞,我认为应该是爱屋及乌的一种朴素情感吧。鲁迅先生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新文学运动的奠基人,是旧中国少有的具有民族气节和骨气的作家。毛泽东曾高度评价他:“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我们从小学到大学,陆续读过鲁迅的许多文章,潜移默化,受到深刻影响,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孔乙己》《社戏》《故乡》《祝福》《一件小事》《藤野先生》《阿Q正传》等数十篇,他刻画的文学人物如寿竟吾先生、孔乙己、祥林嫂、闰土、藤野先生、阿Q等入木三分,他的名言“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哪里有天才,我只不过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工作上了”“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我好像是一头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牛奶”等,还有他刻在书桌上的“早”字,无不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鲁迅曾用清人何瓦琴的联句书赠中共早期领导人瞿秋白:“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鲁迅逝世后,举国悲痛,在他的葬礼上,来自上海社会各界的人们,纷纷自发前来为他送行,作家巴金等16位知名人士为他抬棺,更有宋庆龄、北大校长蔡元培为其扶灵,送行的民众队列长达十几华里。在鲁迅的棺木上,覆盖着由沈钧儒亲笔题写的“民族魄”三个大字,荡气回肠,写尽鲁迅的一生风骨。正如著名诗人臧克家在《有的人》诗中所说:“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他活着是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的人,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鲁迅生前帮助过许多进步文学青年,他的后人也得到社会的关注。他和许广平唯一的儿子因为出生在上海,取名叫周海婴。鲁迅临终前曾写下七条遗嘱,其中第五条是: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但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周海婴还真的没有继承鲁迅的文学事业,而是在北京大学物理系学习无线电专业,后来成为无线电专家。今年春天,我在哈尔滨著名的马迭尔宾馆发现,显要位置悬挂的一幅放大的马迭尔宾馆外景照,竟然是周海婴20世纪30年代的摄影作品。周令飞作为鲁迅的长孙,在北京景山学校毕业后,16岁参军,在部队入党,后到解放军画报社当摄影记者、转业后到人民美术出版社任美术编辑,再后来从事影视节目策划编导,成为国际大型文化活动制作人。

周令飞已经70岁了,他还担任着鲁迅文化基金会会长、上海鲁迅文化发展中心理事长、北京语言大学鲁迅与世界文化研究院院长、鲁迅美术学院客座教授和众多中小学名誉校长等职务,希望他健康长寿,为弘扬鲁迅精神作出更多的贡献。


人生短章

范恩露

生命是一首短诗

用黎明作序

由黄昏收尾

中间匆匆几行跳跃

以青春的名义

也许每一滴墨中

都深藏百媚千红

也许每一个字里

都有着万千悲喜

当我们把诗读成了日子

也就把日子过成了诗

总会有那么一个人吧

在短短的字句里

知你冷暖

懂你悲欢

让你从另一双眼睛里

看到自己的人生


夏日长河

郭仲凤

长河两岸柳翩翩,

碧玉清波袅袅烟。

出水芙蓉相对映,

荷香淡淡沁心田。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李玉友

审核|冯光华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