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 满春重:老主任和我的三次谈话

         




老主任和我的三次谈话

□满春重

      行好路,还需好的领路人。对我来说,老主任便是这样的人。他和我的三次谈话使我受益终身。

      20世纪70年代末,我在德州武城县委办公室工作,当时我们县委办公室主任叫孔繁修,说是老主任,其实那时他才40多岁,但在我们的眼里,他就是一位长者,慈祥的面容,严谨的作风,正直的为人,处处展现着长者的风范。


1984年2月,武城县委刚刚完成换届,这是新老班子和各乡镇党委书记的合影,三排右四是孔繁修主任


      老主任和我的第一次谈话是在1979年5月中旬。那年4月,我双喜临门。一喜是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二喜是我完成了自己的终身大事——结婚了。那时我们办公室的同志,除去吃饭、睡觉,基本不离开工作岗位。结婚前,我基本吃住在办公室。结婚后的一段时间,我有时晚上会请一些同学、好友到家里喝几杯喜酒,因此晚上去办公室的次数就少了。老主任发现这个问题后,把我叫到办公室,既严肃又和蔼地说:“春重啊,你刚刚入党,表现得更加积极才对,但这段时间你对自己要求没那么严了,来办公室盯班的时间少了,可不能以为入党了就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老主任的话,给了我很大的触动,我这才意识到,结婚后事多不是理由,关键还是自己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应该抱着一颗感恩的心去报答组织,对待工作。

      老主任和我的第二次谈话是在1981年秋季。1978年7月,我从打字员转做文字材料工作。从事文字工作后,我和办公室的几位同志经常给报纸杂志、广播电台投稿。几年下来,积攒了100多元稿费。这些钱怎么花呢?我们几个商量着去做件像样的衣服。于是跑到德州,每人做了一件呢子中山装上衣。不知怎么,这件事被老主任知道了,就有了和我的第二次谈话。有一天,老主任把我叫到他办公室,神情严肃地说:“这不是一件衣服的问题,是你们年轻人应该追求什么的问题。你们是共产党员,是党的干部,要一门心思干好工作,不能追求享受。”老主任一席话如雷贯耳,说得我面红耳赤,无论到什么时候,我们艰苦奋斗的作风不能变,我怎么就没有想到这些呢?就这样,那件衣服再也没有拿出来穿过。

      老主任和我的第三次谈话是1985年7月。月初,我结束了2年的脱产学习,回到县委办公室的第二天,上级通知我平调到县委组织部工作。这时候我心里是矛盾的:组织安排我去组织部工作是对我的信任,从这一点想,自己是非常高兴的;但同时因为是平调,已经在办公室工作8年的我,心里也不是滋味。老主任看透了我的心思,有一天借一起吃饭的机会,老主任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不要把职务看得太重,相信只要认真踏实地工作,组织上是不会忘了你的。你去了组织部一定要像在办公室一样,完成好应该承担的各项任务。”同时还嘱咐我,组织部是管干部的部门,去了之后更要严格要求自己,经得起各种诱惑。带着老主任的殷殷嘱托,愉快地接受了组织的安排,在组织部领导和同志们的支持、帮助下,很快适应了新的工作,得到了组织和大家的认可。

      这三次直击心灵的谈话,是老一辈优良传统和工作作风的缩影,它们启发着我在此后的人生道路上,坚守精神追求,传承优良作风和正确的价值观。

(原载于山东省《老干部之家》杂志2023年第七期)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李玉友

审核|冯光华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