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鱼陪产
□郭飞(陵城)
一年前的春节,亲戚送我几条孔雀鱼,我把它们养在一个小型的鱼缸里,读书累的时候,我时常站在鱼缸旁,静静地看着它们欢快地游来游去。

一个周末的深夜,我读书读得入迷,早已忘了时间,直到腰酸背痛才坐在椅子里伸一伸腰,看了看表,已是凌晨一点半,便站起来遛达遛达。走到客厅打开灯,突然看到鱼缸里有一个小黑点,欢快地窜来窜去,它的身体很小不超过0.5厘米,身上的颜色灰褐透明,一双黑色比米粒还小的眼睛突兀地点在头顶上,一条纤细短小的尾巴频繁地摆动着,两旁还有细微几不可见的鱼鳍在划动着。原来是大鱼生宝宝了,这突如其来的惊喜使我兴奋起来。
我把鱼缸轻轻地搬到书桌上,又快速地拿来一个一次性餐盒,倒上水,又准备了一个小型网兜,打算为母鱼陪产。我仔细观察着肚子鼓胀的母鱼,它在水里很平静地游动着,大概10多分钟后,它尾巴一甩,一条卷曲着的幼鱼生了出来,仅两三秒的时间,幼鱼就伸直了身子,摆动着纤细的小尾巴直冲水面,又快速地游到水中间,好奇地看着眼前的世界。按照这样的频率母鱼每隔10多分钟就会产下一条或者两条幼鱼,为了防止大鱼吃幼鱼,我快速地捞出幼鱼,把母鱼和幼鱼隔离开来。我一刻都不敢离开鱼缸,安静地陪在旁边助产。
在母鱼产下第9条幼鱼后,它突然焦虑起来,围着鱼缸壁一圈圈地迅速地游动着。鱼缸里的另外两条公鱼也躁动起来,疯狂地追逐着母鱼,一会嗅着母鱼鼓胀的肚子、一会左右两侧夹击着母鱼。我着急起来,不明白是什么原因突然让它们焦虑,但又束手无策。我思考着,想把另外两条公鱼捞出来放在其他地方,转念又想,那两条公鱼也不一定有坏的企图,毕竟其中一条是幼鱼的爸爸,也许它们是给母鱼加油打气呢。无论是什么企图,我都应该尊重大自然的生存法则,不要轻举妄动,把大鱼和幼鱼隔离开来,才是我最应该做的。这样一想,我的心情又恢复了平静,继续仔细地观察母鱼的动静。这次生产时间比较长,母鱼一会焦虑地游动、一会安静地趴在水底,大概过了20多分钟,母鱼疯狂地甩动起尾部,一条幼鱼在母鱼的尾部露出头来,和之前的生产不同,这次母鱼焦虑地甩动着尾巴,甩了好几下,一条又长又直的幼鱼才产下来,但是小幼鱼生下来就一动不动的侧翻在鱼缸底部,夭折了。随着这条幼鱼的产出,母鱼逐渐平静下来。它刚才应该是难产,经历了一场剧烈的阵痛才产下这条夭折的幼鱼。也许只有胚胎发育完好的幼鱼和母鱼完美的配合,母鱼才会顺产,夭折幼鱼的产出,只能靠母鱼独自奋力地拼搏,才能产出母体。我想,这应该是最合理的推论了。
随着幼鱼一个接一个的产出,母鱼已经生产将近4个小时了,这期间它经历了无数次的阵痛和焦虑,但它仍在努力坚持着,使我不禁对这小小的动物肃然起敬,我抚摸着鱼缸,默默地给母鱼加油打气,祈祷它少些生产的痛苦……清晨5点半,天刚蒙蒙亮的时候,母鱼产下全部幼鱼,我在鱼缸里撒下一把鱼粮,看着母鱼游上来大口大口地吞食着,而后慢慢地游到鱼缸底部平静地休息了。
最后产下的这条幼鱼,生下来就迅速地贴着鱼缸四周的玻璃壁转圈,我用渔网捞竟没捞起来,正当我再次打捞时,它突然消失不见了,我担心它被大鱼一口吃掉,焦急地找了好久,突然发现这条幼鱼竟在两个小手指甲盖大小的彩色石头中间躲藏起来。
我震惊于自然界万物的奇妙,也时常觉得自然界充满了教化,这样渺小的动物,从生命的意义上来讲,为了更好地生存下来,它们一生下来就拥有躲避危险的技能,懂得保护自己。我想到,人的生命历程充满了波折,我们生存在这五彩缤纷的大地上,生活中也会有无数次的“阵痛与难产”,在穿过黑暗隧道的路途、在忧伤的深处、在至暗的时刻,我们若能如母鱼和幼鱼般坚强和懂得保护自己,心怀明亮与坚强的心,这就足够了!我相信,只要心中永驻阳光,总能熬到天亮!

作者简介:郭飞,女,陵城区作家协会会员,有作品发表在《德州日报》《德州晚报》《诗传播》《散文圈》《银都文学》《陵城日报》《陵城文艺》《山东精短文学》《两可诗社》等报刊媒体平台。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李玉友
审核 | 冯光华 终审 | 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