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 宁学华:独守时光



独守时光

宁学华

已经养成用文字记录生活的习惯,一次小小的感动,一次淡淡的欣喜,一次默默地忧伤,都会有提笔按键的欲望。在属于自己的空间里,天马行空,携字驰骋,落笔后,一种莫名的轻松与享受,在所谓的忙碌间隙里,自己偷暇慢慢咀嚼品味或快乐或忧伤或浓或淡的记忆,这是自己独处最快乐的时光。




这种快乐的时光,如今被分割成一刻刻一段段,能衔接这段时光的日子,只有在雨天里,少了顾客少了些杂事,也就有了些闲情逸致,继续手敲键盘的快乐。今年的雨季多了些雨,有了雨的淋漓连绵,“一蓑风雨任平生”,也就有了心中的诗情画意。

近几日,几位老友群里聊兴正浓。不自觉地忆起早年在田中挥汗抡锄的情景,直到现在一直不愿回忆那抹不掉的痛,生活中一直在躲避着那一段刻骨铭心的经历,甚至自欺欺人的想把那几年的经历从记忆中抹去。曾几次想记录下那些年的艰难,往往未曾动笔,心已隐隐作痛,自己明白,烙在心里痛在灵魂里的是那段不堪的挣扎,是心灵的疲惫而不是身体的劳累。如今,拼命地挣扎也好艰苦的努力也好,已经慢慢地走出了心中的沼泽地,那些年身体和心灵上的痛,让人更加懂得,做人要知足,生活要珍惜,化茧成蝶轻歌曼舞中,不能失了方向,破茧成蝶的艰难是难以忘却的曾经。多些知足,少些奢望。

不经意间已走进秋天,似乎突然少了夏日的燥热,树上鸣叫的几只秋蝉,已不再歇斯底里声嘶力竭,在初秋里更有了些呢哝的味道。更期盼在深秋里,一袭长衣长裙,踏着满地落英,映着秋日暖阳,感受秋高气爽的惬意。

无意间翻到一件几年前的连衣裙,上半身纯白色,下半身纯黑色,裙长过膝,竹纤维质地细腻轻柔,样式简单到极致,没有丝毫的点缀与修饰,记得当时入手时格外得喜欢,试穿竟依然合适得如同量体定做,值得欣喜的是它和我都没有因为岁月的变迁而改变,依然相得益彰得体舒适,于是穿上就再也不愿换下来。突然哑然失笑,这条裙子正像自己,黑白分明简单纯净。反观自己简单到接近愚痴,毫无半点心机,与人相处时时常让自己陷入尴尬的境地,也就只好以自嘲自黑缓解尴尬。自黑不一定真黑,自我标榜只能说明内心不够强大,没有足够的格局境界支撑,心虚的表现而已。大道至简,所以欣慰且安然于这种心境。愚又何妨、痴又何妨?!

曾偶遇多日不见的一朋友,寒暄过后,她对我说,看见你,让我想起民国时期的女学生。我一怔,一时不知这句话对我是褒是贬,一时无语,于是对她淡淡一笑,匆匆返回。一个欲知天命的中年女子,被人比作民国时期的女学生,是在说我太过幼稚不老练不成熟,不时尚不前卫不与时俱进,讽我守旧落俗,还是在褒我一身淡淡的书卷气,赞我一身的清纯简单,还有我对她的那淡淡一笑,是自嘲还是清高还是自诩,我不愿劳心伤神去体悟别人对我的评价,由着别人去评说吧,谁也没有走过我曾走的路,谁也没有真正走进我的生活,对我的评判,只不过是评判者的想当然而已,一个人的心里盛满阳光和鲜花,眼里看到的皆是阳光鲜花,心里盛满粪土,即便眼前开满鲜花,目光也只会落到鲜花下面的泥土上去竭力的寻找粪土的痕迹。那是人家的事,何必让别人影响了自己的心情呢?!

只想静静地行走在自己的轨道上,随着自己的脚步,欣赏身边属于自己的风景。让心境美成一束风景,任由人去欣赏褒贬评说,依旧快乐在自己的旅途中。营造着一方属于自己的净土,一书一茶,一粥一饭足矣。正像自己的随笔《自谑》“自恃瑶池一朵莲,素心无染已成仙。虽贫傲骨岂能卖,二两尊严不换钱。”让自己活成一朵莲,开在淤泥中,半俗半雅中独守着时光,依然散发着美丽和芳香。




作者简介:宁学华,女,德州市朗协会员。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 | 李玉友

审核 | 冯光华 终审 | 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