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 李新红:起舞的蝴蝶兰




起舞的蝴蝶兰


李新红

初春,我在院子里种了一棵柿子树。春渐深,柿子树上挂满了嫩嫩的芽,浅绿色的芽相互簇拥着,密密层层码在根根枝条上。暖阳下,微风里,它们一闪一闪的,好像刚入世不久眨着眼的婴儿,好奇又惊喜的窥视着这个五彩斑斓的世界,着实惹人喜爱。

到了浅夏,叶子逐渐变大变亮变深,碧绿、油亮,更显得生机勃勃,明艳动人。谁知进入伏天,叶子却卷了起来,我不解,且无法接受。于是就给它浇水,松土,加粪肥,任凭我怎么精心护理,叶子还是逐渐由枯萎变干瘪,最后弃我而去。我有些伤心,发誓,以后再也不种柿子树。

一天中午回到家,我又一次朝着那棵被太阳晒干的柿子树发呆,希望奇迹出现,它能突然活过来。就在此刻,有几朵开得正艳的蝴蝶兰花进入了我的视线。

噢,那是春天时被我丢弃在院子里奄奄一息的一盆蝴蝶兰。莫非它活了过来?不可能,用心呵护的柿子树都没能抵过盛夏的太阳和狂风暴雨,它又怎么能活过来呢?说不定是家人插在里面的一朵塑料制品蝴蝶兰,只为用来装饰院子。我在心里默默地絮叨着。

好奇心驱使我移步到那盆蝴蝶兰前,青油油弹出的枝条上盛开着几朵鲜嫩的花瓣,我禁不住伸手摸了摸它,肉嘟嘟的,水嫩水嫩的。我明显感受到它的血液在流淌,脏器在呼吸,感觉受到它无限向上且极其旺盛的生命力……但内心又有点质疑,毕竟蝴蝶兰属花卉中比较难养殖的高档花卉,对温度、湿度的要求较高。我半信半疑地用手掐它的叶子,哇,流出汁来了,真的,原来是真的!我不禁惊呼。很快我又平静下来。是的,真的,一点没错,它在经历了各种劫难后奇迹般的活了下来。

我慢慢俯下身,内心有隐隐约约的心疼,更为掐它的叶子而后悔莫及。不觉眼前浮现出凶残的狂风暴雨,和火炉般的太阳。它们一边狂吼着,一边无情的撕扯着,炙烤着它幼小的躯体。它小小的躯体被狂风暴雨撕扯得东倒西歪,一次次把它拍打在泥土里,它又一次次的在泥土里爬起来。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它的躯体,似乎要吸干它全身的水分,然而蝴蝶兰却毫无畏惧地用尽全身力量与狂风暴雨搏斗,与火球一样的太阳对抗,最终凭借它坚韧不拔的意志获胜。遍体鳞伤后,它活了过来,在无人注意的角落里,在无人问津的日子里,开出鲜艳的花朵,活出了自己想要的模样。

这其中,它经历了怎样的苦难,经历了怎样撕心裂肺的疼痛,又是怎样的独自撑过那些黑暗的日子,慢慢为自己疗伤治愈,最后涅槃重生。或许,只有它自己懂。

这让我想起了一句话:“落在一个人一生中的雪,我们不能全部看见,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生命中,孤独的过冬。”这几朵蝴蝶兰像极了在这婆娑世界跋涉的每一个人。不要去羡慕谁,不要去嫉妒谁,更不要随便去评价谁,他们经历的酸甜苦辣你又怎会懂。

但凡你用心留意,就会发现,所有光鲜体面的背后都是紧咬牙关的灵魂;所有洋溢着的笑容背后都是不为人知的心酸;所有默默坚持的背后都是无数个打掉牙齿吞下肚的坚强。其实,在这世间行的芸芸众生,都在用尽全力默不作声的活着,在孤独的世界踽踽前行。

“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生活中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这些句子往往用来形容一个人高贵的精神,而我觉得这些句子完全可以用在这盆蝴蝶兰身上。它在经历了遗弃、太阳的炙烤、狂风暴雨的侵袭以及蚊叮虫咬后,依然挺了过来,并且以最美的姿态绽放,它的精神让我感动更值得学习!

我用手小心翼翼触摸着它的每一个花瓣,它是那么的柔软且有力量。霎时,我的双眼被湿漉漉的东西蒙住了视线,透过朦胧的视线,我仿佛看到一朵朵盛开的蝴蝶兰像一只只破茧而出的蝴蝶,在阳光下煽动着美丽的翅膀,翩跹起舞……



作者简介李新红,女,德州临邑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作协会员,鲁迅文学院第41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山东省第26届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2017年开始文学创作,作品散见于《山东文学》《散文百家》《散文选刊》《西部散文选刊》《海外文摘》等。著有散文集《雪儿》。在“2021年度中国散文年会”评选活动中,荣获十佳散文集奖。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李玉友

审核|冯光华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