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郭秋月:人生茶趣




人生茶趣

郭秋月

气温逐渐有点暖意,明朗的阳光驱散春寒料峭。早起,煮一壶红茶,回忆与茶有关的过往。



童年的夏天炎热而悠长,那时候的暑假没有各种辅导班。每天午睡后和堂弟堂妹们在爷爷家院子里玩得酣畅淋漓,经常跑得满头大汗,玩渴了就回屋抱着爷爷的大茶杯咕咚咕咚几口下去,瞬间解渴。奶奶给我们晾的白开水除非渴得不行才去喝,可见从小就爱茶。有时候几个人都渴了,就得轮流喝,经常因为几口茶水争得面红耳赤。

再大一点儿开始喜欢听周杰伦的歌,一天放学后我买了一盘周杰伦新出的专辑回家,约堂弟堂妹们一起听,当第一次听到方文山的歌词“爷爷泡的茶,有种味道叫作家”时,我和堂弟堂妹们对视一眼,莞尔一笑,个中滋味不言而喻。

初尝不知茶滋味,再品已是茶中人。林清玄先生说,“茶”字拆开,人在草木间,乃喝茶的最高境界。

去岁暮春时节,回到读书多年的杭州,三两好友又一次驱车带我去龙坞。蒙蒙细雨过后,云雾在山间肆意缭绕升腾,层层茶林绵延铺开,溪流在小径旁缓缓淌过,灵秀中带着一分野气。

阳光透过拥挤涌动的云层时隐时现,一束光在云朵与云朵之间的缝隙中映射出来,眼前模糊又清晰的一层层云雾荡漾开,视野变得开阔。茶园在阳光照耀下顿时豁然开朗,那漫山遍野的绿色,有如油画棒画在大地上拙涩的质感,绿得明亮、纯粹、清澈、通透。想起梵高说的话“加强所有的色彩能够再次获得宁静与和谐”。

恰逢人间四月天,春和景明。寻一处幽静悠哉地喝茶吃饭。周作人在《喝茶》一文中描写过江南饮茶的场景:“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之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点一杯龙井,茶叶徐徐伸展,汤色翠绿明亮,轻啜一口便沉醉于馥郁芬芳、嫩香鲜爽的口感。喝茶本就是岁月的一种慰藉。应了苏轼“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的心情。

天清气朗,山环水绕。与好友对着景色旖旎的茶园边吃边叙,慢悠悠享受着专属于我们的懒散时光,早已融化于醉人的山水之中。菜式精致浸透着茶香,味道清淡香甜。在一杯茶一顿饭的时光里,感受着专属于江南的烟火气,心平气和地与闺友聊聊过往与当下,关于生活的种种。曾经放得下的放不下的,在此刻都释然了。

缭绕的茶香与氤氲空气中夹杂着的青涩泥土味儿交织在一起,沁人肺腑。孩子们在茶园跑来跑去,用笨拙的动作爬树摘花,耳边偶尔传来清脆悦耳的鸟鸣声和孩子们的欢笑打闹声。这样的时光稀少又珍贵。

溪谷深广,远山含黛。此时的龙坞,每个生命单元平等独立和谐共存,宁静又欢愉。连绵起伏的茶树沿着丘陵编织出柔和的曲线,流淌出连绵悠长的旋律。

……

一个上午不停地敲打着键盘,在电脑前坐得时间久了,感觉到已停暖的室内仍有些凉意。起身,喝杯煮好的红茶暖一暖。

朋友又如往年一样寄了明前新茶予我,甚是感动。是为记。





作者简介:郭秋月,女,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德州市美术馆馆长,德州开明画院院长,德州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德州市青联副主席,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省青年美术家协会会员。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李玉友

审核|冯光华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