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吃鱼的幸福
□王淑芬
众多美味中,我对鱼情有独钟。一闻到煎鱼的香味儿,马上就能调动起我的味蕾,跃跃欲试,恨不得大快朵颐,一饱口福。
鱼儿常常游进我的梦里,清蒸的、红烧的,满满地摆在面前,喜煞人哦,我在梦里都能笑醒,不知回味多少天呢。

一
小时候,我最盼望吃鱼。那时候,日子过得很清苦,没有钱买鱼。但村东二里有一条小沙河,哥哥放学后常去河边网鱼,有时候,还能捉到一斤多的鲤鱼、草鱼,或者三四两重的鲫鱼,总之,吃鱼的机会还是挺多的。
那时,放学刚进院子,就闻到了扑鼻的鱼香,我三步并作两步跑进屋,把书包往炕上一甩,站在灶边,看娘做鱼。娘笑了,“哈哈,小馋猫,早就知道你馋鱼吃了,一会就熟了,先去看会书吧!”
这时候,鱼早就钩住我的魂了,哪还有心思看书啊,嘴里应着,脚却原地不动。锅里“咕噜咕噜”响着,蒸汽氤氲升腾。娘说,做鱼时间得长点,才能进去味儿,好吃。
等待的过程好漫长啊,半小时,就像等了半年。
鱼上桌了,姐姐、哥哥都一点点地吃,娘只蘸点鱼汤吃,他们把大块的鱼放到我和父亲碗里。大姐让娘多吃,娘说不喜欢腥味儿。大了我才明白,娘哪是不爱吃啊,所有好吃的东西,她都说不爱吃,她是让父亲和我们兄妹多吃点。
几次抬头吐鱼刺,我都发现,娘边啃着地瓜面窝头,边看着我们吃,眼睛带着笑意,在我身上停留的时间最长。我没有多想,冲娘笑笑,又低头吃起来,好香的美味啊!
我旁若无人、不管不顾的吃货样子,早已定格在哥姐的脑海里了。这些年来,我每次去看望哥姐,哪怕是晚饭,也要为我做鱼。侃起我小时候吃鱼的样子,必定哈哈乐上一番。
二
遗憾的是,我喜欢吃鱼,丈夫老刘却不吃鱼,他对鱼味特别敏感,用过的锅,洗好几遍,哪怕炒菜都用几次了,他还能闻到腥味儿。
即使这样,也丝毫没有影响到我吃鱼。丈夫属于那种从骨子里疼人的男人,他买来专用锅,还常常买回大鱼、海鱼。一番忙碌,随着一声“来了,开吃!”端鱼上桌。老刘递过一双筷子,柔和的目光看着我,我尝了一口,色香味俱全呐!忍不住伸出大拇指:“好吃极了!”我那心满意足的样子,惹得老刘呵呵直乐,此刻的我,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同事们戏称他是“刘保姆”的雅号,对他来说再恰当不过了。
喜欢吃鱼,我做鱼的次数相对还是多一点。用同事教我的方法做,邻居说有饭店做鱼的味道,我知道那是她们夸我呢,不过,我还是听进耳里,甜在心上。
儿子结婚之后,儿媳时常吃到我做的鱼,我认为是好东西,就想让她多吃点,增加营养,补补身子。看着儿媳香甜地吃着,别提有多开心了。
有一次做鱼前,儿媳以商量的口吻说:“妈,你吃鱼,我吃青菜怎么样?”
我说:“那可不行!鱼多有营养啊!”儿媳笑着说:“我发现,俺这两个妈,吃啥东西,怕俺不过瘾,得让俺从此再也不想吃了,嘿嘿。”
我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儿媳一直是陪我在吃啊!她不大爱吃鱼、肉,青菜才是她的最爱。
我真是太粗心了。我埋怨她:“那怎么不早说呢?”她说“这不是怕扫妈妈的兴吗,就陪妈多吃点呗!”“哎,你这孩子啊!”儿媳做了个鬼脸冲我乐。
儿媳有事去天津出差,为我买回了“年年有余”玻璃画。画面上,几条锦鲤跃出水面,摇头摆尾,煞是喜人。多年来,一直摆放在书桌上。我时时欣赏,被儿媳的细心和孝心感动着。
三
去年秋天,我想郑老师了,就给她打电话说想明天去看望她。郑老师高兴地说:“来吧!明天有一个小小的惊喜等着你哦。”
我心里既期待,又纳闷,都有点等不及了。
第二天刚进郑老师家门,就闻到了扑鼻的鱼香味儿。郑老师一把拉着我的手,来到餐厅,我不禁愣住了。
只见多宝鱼、带鱼、黄花鱼、鲳鱼、鲤鱼等六七种鱼,摆了满满一桌子,这不是全鱼宴吗。连收拾加上做鱼,这得用多长时间做准备啊!这对心脏做过支架、七十多岁的郑老师来说,是多大的工作量,该有多么累啊!
我心里自责起来,要知道做这么多鱼,这么辛苦,来之前不提前告诉她就好了,我太粗心了。
郑老师笑盈盈看着我香甜地吃着,眼神是那么柔和,笑脸是那么温馨,所流露的满满都是爱啊……
我眼睛湿润了,一股暖流涌上心头。一直以来,郑老师就是我的亲人,在我失去父母艰难求学期间,是她一路鼓励、扶持。助我笑迎磨难,走过寒冬。就连我小小的喜好,她都一直记在心里。这份情意,弥足珍贵,温暖我的一生。
四
在我交往的小圈子里,吃鱼方面,我算是小有名气的。
每当同学、同事、好友聚餐时,鱼是她们必点的一道菜。
鱼上来后,你一下、她一块,夹到我碗里,都竖尖了。一个劲儿催我“吃!吃!”我都有点不好意思了。
我就是再爱吃鱼,也不能不管不顾的,那不是我的风格啊。我连忙推辞:“不用管我,你们吃。”
“哈哈,怎么还扭捏上了,快吃吧!看你吃,我们开心!”她们满是笑意地望着我。
吃鱼,仅是我一个小小的喜好,微不足道的生活小事。然而,就是这件小事,却牵动着我的父母、哥姐、老师、好友、同事的心,几十年都记在心上。
一件吃鱼小事,传递的是多么厚重而又感人的情意啊。
这份情,这份爱,每每想起,心都是暖暖的,眼都是潮潮的。
情暖今生,爱伴我行。我幸福着,快乐着……

作者简介:王淑芬,昵称“听雨”“乐呵呵”,女,中华诗词学会会员、《诗刊·子曰》诗社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山东诗词学会会员、德州市诗词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诗刊》《中华辞赋》《神州文学》《山东老干部诗坛》《黄河文艺》《德州日报》《鲁北文学》等报刊,有诗词收入《当代中华诗词山东卷》。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李玉友
审核|冯光华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