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螳螂开河 黄雀品酒
▢李宽云
看罢题目,定有读者发问:古来只有“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典故,哪有“螳螂开河,黄雀品酒”一说?再者,螳螂焉能开河?黄雀怎会品酒?——诸位请听,并非笔者信口雌黄,只因运河开掘前后发生的故事,与这典故极为相似;如若不信,请容笔者从头道来。

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时代,二百九十多年间,仅史书记载的军事行动就有四百八十余次。谁曾想到,就在这列国纷争、烽火连绵的年代,竟开掘出了中国最早的运河。
春秋后期,吴国国王夫差统治了长江下游一带。在攻克了楚国之后,又厉兵秣马准备讨伐近邻越国。越国国王勾践与夫差有世仇,闻讯勃然大怒,不顾大臣反对,亲率三万人马前往吴国,迎战士气正酣的吴国军队,结果被打得落花流水,勾践带五千残兵躲避在会稽山上,被夫差重兵围困,一筹莫展。生死存亡之际,勾践采纳了谋臣范蠡的计策:派人携带美女珍宝到吴国,将珍宝贿赂夫差的宠臣太宰伯嚭,让他在夫差面前进言,准许越国求和;随后将天姿国色的美女西施献给夫差,实施美人计。夫差为色所迷果然中计,竟答应只将勾践夫妇、范蠡扣为人质,保全越国疆土。勾践来到吴国,佯装臣服,夫差每次坐车出去,勾践都为他牵马;夫差病了,他片刻不离左右,送茶送饭,端屎端尿。三年后,夫差认为勾践已经成了被驯服的犬马,便不顾伍子胥等大臣的提醒和反对,将勾践放归越国。
此时的夫差踌躇满志,决计将沃野千里、谷丰民阜的齐国纳入吴国的版图,争夺中原霸主地位。为了保障战争的供应,夫差调集民夫开挖了从现在的扬州向东北,经射阳湖到淮安入淮河的河道。这段河道长170公里,因途经邗城,得名“邗沟”。就这样,为水上运输而开掘的河诞生了,成为中国最早的运河。
吴王此后在艾陵(今山东泰安)打败齐国。公元前482年,在黄池(今河南封丘西南)率精锐大会诸侯,与晋争霸。眼看夫差功成名就,但此时却传来吴国被越国偷袭的消息,夫差惊慌失措,仓皇带兵回援。
这是怎么回事呢?却说勾践回到越国后,一心想着复仇雪耻。他担心舒适安逸的生活会消磨他复仇雪耻的志气,就用柴草做褥子,在经常坐卧的地方悬挂一个苦胆,吃饭前先尝尝苦涩的滋味,并不时自问:“你会忘记被围之耻、为奴之辱吗?”为了壮大国力讨伐吴国,勾践礼贤下士,虚心求教,他节衣缩食,食无荤腥,衣无绸缎。为了扩大兵源,他下令鼓励人民生育:生男孩,两壶酒,一犬;生女孩,两壶酒,一豚。他经常下田劳动,他的夫人也经常纺线织布,尽一切努力减轻百姓的捐税,水旱荒年,及时赈济灾民。他与百姓同甘共苦,大家都愿意帮助他报仇雪恨。
越国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逐渐壮大起来。恰在这时,夫差大军北伐,国内空虚,勾践果断决定亲率精兵伐吴。伐吴之前,越中父老向勾践献美酒,但人多酒少,无法分配,勾践就把酒倒在河的上游,与将士一起迎流共饮,士卒欢呼雀跃。这条河被后世人称作“投醪河”,今存绍兴。公元前473年,勾践率军将夫差带领的残兵败将团团围困在阳山,夫差羞愤难当,又无计可施,只好掩面自杀了。
勾践战胜吴国后,挥师北渡淮河,与齐、晋诸侯在徐州会盟,周天子赐勾践爵位,命其为伯。从此,勾践也成为显赫一时的霸主。
诸位请听,那夫差起初虽有一时之荣,但骄奢淫逸,只知攻城略地,不顾后方隐患,岂不像那捕蝉的螳螂?勾践在挫折面前“卧薪尝胆”,发愤图强,最终品尝了胜利的美酒,岂不是那笑到最后的黄雀?今杜撰此篇,供诸位一笑。

作者简介:李宽云,武城人。退休前曾任古贝春集团有限公司文化总监,高级企业文化师职称。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山东省作协会员,齐鲁文化之星。已发表文学作品数百篇,出版文学作品集两部。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 | 李玉友
审核 | 冯光华 终审 | 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