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王建成:影响我一生的一本小人书



影响我一生的一本小人书

文/图 王建成

我说的这本小人书名字叫《箭杆河边》,1965年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讲的是上世纪60年代,我国农村某地发生的阶级斗争的故事。那是60年代初期,我正在家乡读小学,不知怎的,我的牙一天比一天疼,听力也在逐渐减弱,后来发展到无法坚持正常上课。父母用了不少偏方,效果都不明显。看我天天疼得难受,决定让我休学治疗。他们听人说离家50多华里的恩城(1956年前曾为县城所在地)医院治疗牙病比较好,于是父亲借了辆自行车,一大早便带着我赶到这家医院,诊断是龉齿。记得大夫给我扎了满头、满脸的针,我一直咬着牙坚持着一声也没哭。周围病人都夸奖我,大夫对父亲说:这孩子好样的!出医院后,父亲看我不想吃饭,知道我喜欢看书,就直接带我去了县城唯一一家新华书店。这是我一生中第一次看到这么大的书店,至今印象很深,书店是三间平房,中间高处有用水泥雕刻着“新华书店”字样(后来知道是毛泽东的字体)。进了书店,一排排架子上,玻璃橱窗里,琳琅满目全是书,从没见过这么多书,从这头走到那头,来来回回,眼睛感觉不够用的。父亲知道我识字不多,看来看去,就让售货员拿了一本《箭杆河边》的小人书递给我,问我要吗?我像小鸡吃食似的连连点头。于是父亲就给我买了这本小人书。我如获至宝,坐在父亲的自行车上看了一路,到家时已看了两遍。画书那精美的配图、栩栩如生的人物,引人入胜的情节,让我着了迷,爱不释手。顾不上肚子咕咕叫,又开始从头到尾看起来……在家休学的那段日子里,这本小画书便成了我最好的陪伴,天天看,一遍遍地翻,画书完全没有了原来的模样,内容能倒背如流。父母看我如此爱看书,就到邻居家借画书或者适合我读的书给我看,渐渐我养成了喜欢读书的习惯。



一晃几年过去,我到外村读初中,那时农村孩子极少有机会去县城,无法到“新华书店”买书,当时的课程填不饱胃口,于是我订了一份《大众日报·农村版》,好像是每周三期,每期四版,从中学到了许多知识,也激发了我写作的兴趣。1974年4月24日,县广播站采用了我的第一篇稿件,从此一发而不可收。初二时,因为表现突出我被推选参加全县教育战线先进工作者大会,并作为唯一学生代表在会上作了发言。老师为我自豪,自己也感到非常光荣。离开大会礼堂不远就是“新华书店”,会余时间我便悄悄走进了书店,这也是自己第一次进书店。满屋子全是书,看得眼花缭乱,手里攥着来时母亲塞给的钱,掂量来掂量去,最终选了几本《十万个为什么》。从此,脑子里便有了新华书店书最多的印记,也成了我终生向往的地方。

1976年底我高中应届应征入伍,因为有写作的爱好,很快被任命为连队文书,从事与文字有关的工作。部队驻地是地市级城市,营房距新华书店四五华里的路程。那时只歇周日,且战士按比例轮流出发,每次只有两个小时,到点必须返回。每周新华书店成了我的必去之处,每次到书店就像“偷”东西似的,抓紧挑选,买了赶紧返回,像是备足了一周的“食粮”,心里特别踏实。因为平时大小工作比较主动,更因为我文化基础比较好,又在连队一直从事文字工作,在100多名战士中被推荐参加部队院校招生考试,我也幸运地成了全国恢复高考后部队院校的第一批学员。毕业后我进入了干部序列,出发办事、开会培训的机会逐渐多起来。记得参加大军区、省军区培训,一般都得十多天,其间,一定有新华书店的同志到培训班,摆上长长的条桌售书。书店的同志也很用心,专门挑选领导干部喜欢的工作和文学之类的书籍。大家争先恐后地购买,我先后买了文学名著和工作用书等一大批图书。

这些年,无论是转业到地方工作还是退休后,一直保持着买书、看书的习惯。出发每到一地,一般都到当地新华书店转转看看,有时在飞机候机厅、高铁候车室也会有小型书屋,我也一定不会错过。书越买越多,房子也越搬越大,书的“待遇”也在不断提高。一间房子时,书装在一个纸箱里,两间房子时书摆在一个书架上,现在住进了宽敞的三室,最大的一间设成了书房,把书请进了13门的书橱里,实在放不下的20多纸箱书送给了几位喜欢读书的朋友。

腹有诗书气自华,阅读改变人生。多年来,正是有了读书的习惯,阅读了许多书籍,学到了许多知识,自身素质不断提高,逐步走上了领导岗位。几十年来坚持笔耕不辍,在撰写各类公文若干的同时,还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中国纪检监察报》等发表文学作品300余篇。

苏联作家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而那本小人书《箭杆河边》便是我人生的第一步阶梯。小人书,书小天地大,以她特有的方式,培养了我学习的兴趣,使我养成了喜欢书籍、热爱读书的习惯,也成就了我的今天。为了纪念,为了那颗初心,我又专门买了一本《箭杆河边》,摆在书橱的显眼处。


作者简介:王建成,武城人,退休干部。多年来,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中国纪检监察报》等报刊发表文学作品300余篇。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李玉友

审核|冯光华  终审|尹滨